云南昆明市攻破医师多点执业之难关

发布于:2014-12-30 11:25  分类:政策解读

破解:改革引入补偿机制

在医师人才流动的基础上,昆明市未来的改革目标是,以改革补偿机制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切入点,加强县级医院人才、技术、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为核心,有效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降低次均门急诊费用、次均住院天数,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

改革方向既出,一系列举措逐步提上日程。经过方方面面征询、分析评估和反反复复修改、取经,近日,《昆明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出炉。

《办法》如何实施?和以往相比,有何特点、亮点、重点?通过改革,昆明多点医师执业将会有哪些新气象?面对记者抛出的问题,《办法》组织起草者、市卫生局局长许勇刚一一道来。

在许勇刚看来,《昆明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有不少突破及创新——

多点执业政策,是为了将医疗资源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的公益性之举,这个原则必须在多点执业中贯彻好。

《办法》规定,为促进优质医师资源向基层流动,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升,对省、市、县级公立医院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多点执业的,放宽了申请医师的职称要求。

其次,取消医师在医联体内多点执业对执业地点的数量限制,也能更好地推进医师多点执业,让其实现效果最大化。

时至今日,很多人都对当年轰动一时“李易现象”记忆犹新。当时,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刚提拔的副院长、心脏介入专家李易,率心内科18名骨干集体跳槽民营医院,时称“李易现象”,被视为多点执业的先行者。历尽周折,李易团队成员大多回到公立医疗体制内,李易本人也加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获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而随着《办法》的出台,今后有望出现更多的“李易”,与单个医师多点执业相比,团队多点执业也更能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当然最大的受益者还是老百姓。

因为《办法》明确规定,允许以医师为核心,组建医疗技术团队多点执业。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鼓励有资质医师为核心,与护理、医技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医疗团队,开展团队多点执业。

而对于制约多点执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亟待合理分担的问题,《办法》也开出了“药方”:医疗机构协商共担医师人力资源成本。在医联体和医疗团队多点执业中,率先探索由多个执业医疗机构采取谈判、协商等方式建立多点执业医师的人才培养、社会保险等人力资源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

针对很多文件“打架”的现象,本次起草的《昆明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对上述文件进行了清理整合,既保证了政策的延续性、一致性,又更加便于实际操作。

昆明医师多点执业改革的顶层设计,让基层探索更有方向感,可以避免出现很多不必要的试错成本。这也是昆明践行深化改革精神逐渐从原则性层面向操作性层面推进的表现。

面对新的改革蓝图,专家们普遍表示,未来最大的挑战仍是如何将这些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