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7-28 09:53 分类:政策解读
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计划”数月来引起中国业界的关注。当下恰逢中国“十三五”规划制定之际,国内一些专家呼吁中国政府应根据国情推出自己的“精准医疗计划”。
精准医疗发展已经引起高层关注。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曾披露,在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计划”后不久,经中央高层批示,科技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迅速成立了由19位专家组成的国家精准医疗战略专家委员会,并在3月举行首次会议。
此外,国务院5月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其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到“精准医疗”的字眼,但把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未来需要重点突破的四大领域之一。这份被称之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中特别提到,“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药物新产品,重点包括新机制和新靶点化学药、抗体药物、抗体偶联药物、全新结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临床优势突出的创新中药及个性化治疗药物”。
尽管欠缺一份奥巴马式的宣言,但中国版的“精准医疗计划”已在逐渐酝酿成形。
对中国来说,“全基因组测序”已成产业,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支撑医疗领域的技术能力也在迅速发展。目前,中国已拥有华大基因、诺禾致源、药明康德、贝瑞和康等大型测序公司,也出现了大量专为个人提供基因测序服务的小型基因测序公司。
2014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下发通知叫停基因测序,但没过两个月,又恢复重启。黄昱认为,这“一停一放”背后的原因在于中国测序服务行业良莠不齐,很难管理,甚至有公司收钱之后并不测序,最后杜撰一份测序报告交给客户。
中国的分子诊断技术在实际运用上与国际同步,但与此相关的化学、生物、工程等领域基础研究仍远远落后。在药物开发上面,也仍然是短板,自主研发的分子靶向药物屈指可数,临床仍大量依赖进口药物。
另外,如上文所述,一些分子靶向药和孤儿药的价格极其高昂,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人民币。刘苗苗认为,相较于美国而言,中国医疗保险体系还不完善。黄昱也坦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会在一段时间内推高患者的医疗支出,中国目前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尚无法支持。
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吕有勇透露,为夯实精准医疗的基础,一些国内专家提出设立生物银行的建议,并推出百万规模基因队列研究。
6月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雪涛在北京协和医院举办的“精准医疗与基因测序大会”上指出:“现在我国有上亿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年还有300多万的癌症患者等,如果能把这些疾病资源都有效地收集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协同创新、交叉融合的网络,那么我国有可能在世界医学科技竞争当中占据先机。”
不过,中国面临与美国类似的挑战,尽管大量生物样本已有积累,但却分散在不同医院或机构的冰箱和液氮罐中,标本收集欠缺标准,如何集约化管理与利用是一个现实瓶颈。
一些地方也有所尝试,比如,北京市政府于2009年启动建立临床样本资源库,并于2012年底完成一期建设,预计2015年完成二期建设。截至2014年10月,这一样本库收集了十五个疾病种类、八万余个病例,样本数超过五十四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