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要让群众病有良医

发布于:2016-01-30 09:19  分类:医改动态

医学美容教育网讯 医疗改革在海南实施已有五年。让海南百姓拥有一个病有良医、医有所保的就医环境,是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工作者的目标,更是广大海南百姓的呼声,“十三五”规划纲要回应了这份关切。

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健康海南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提升全省‘1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并以一个章节的篇幅对“健康海南”工程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来自五指山市畅好乡番贺村的黄月芳代表感慨万千:“许多群众把卫生室里那些非科班出身的医生称作‘赤脚医生’,大病、急病不敢找他们看,找了也看不好。”村民们最怕的就是夜里突发病症,只能拨打120急救电话或雇车连夜赶往市区。可由于成本高昂,部分贫困村民宁可捱到天亮再进城,把小病拖成大病,“我们盼望着‘健康海南’工程的实施,能从根本上改变山区群众‘看病难’的现状。”

对此,省卫计委副主任吴明作出回应,“在过去几年当中,海南一直在进行‘1小时三级医疗机构服务圈’的构建,推进海口、三亚、儋州、琼海、五指山‘五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在今后五年中,相关职能部门会对我省四级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进一步完善,做到村村有卫生室、乡乡有卫生院、每个县要分别建好一所综合医院和中医院,满足群众基本的医疗服务需求。”

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药品储备不全,不仅仅是海南乡村医疗的瓶颈。即使在城市,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也没有建立健全。杨少林委员分析,主要原因是海南缺少短缺药品供应机制以及配套的政策扶持。

“医疗机构在遇到抢救病人急需特效药品时,只有联系岛内外药品供应商通过空运或专车配送,既耗时又昂贵。”杨少林委员建议,依托“健康海南”工程,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保障和导向作用,根据海南实际,尽快科学建立医疗短缺物资药品储备中心,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政府财政补偿、补贴机制,使其良性发展,使指定的医疗物资,药品储备单位得到合理效益。

杨少林委员进一步指出,希望海南建立起以省会海口为中心、在东、南、西、中部设配送网点、指定和委托省内有条件的医药企业联动的储备和配送药品机制,政府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建立药品应急储备库。

鼓励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0张/千人口”,同样直面了我省医卫事业的一大困境。

王小雄代表介绍,以琼海市人民医院为例,去年住院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一来自琼海以外的其他市县甚至省外的,原有的800张床位十分紧缺。为了缓解这一现状,该院在琼海市委、市政府支持下,加快门诊医技楼建设进度,建成后能增加床位400张。

吴明委员认为,应让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加快不同层次多元化的办医格局。他透露,“十三五”期间将是我省社会资本办医的高峰期。目前,我省肿瘤医院已经开张,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建设有望吸引更多高端民营医疗机构的入驻,也将推动海南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

“要在政策上扶持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将社会办医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在税费和价格政策进行减免和优惠,为社会办医提供充足的成长空间。”李福顺委员建议,建立和我国台湾、欧美等优质医疗机构的引进合作关系,吸收培养建立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全面改善和提升省内医疗服务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