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改革尚未使医改驶入深水区

发布于:2015-06-03 09:32  分类:医改动态

小部分药品或有价格波动

“在新一轮的全国药价改革中,‘药企降价没商量’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北京鼎臣医药咨询史立臣曾对法治周末记者说,医药企业和代理商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

记者了解到,近些年,药品销售行业空间越来越小,去年一些外资药企迎来裁员潮,一些医药销售行业人员转而去做医疗器械或医药耗材等。

多位专家表示,在药价不断被压低的背景下,尽管放开药价,对药品价格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对于一小部分药品或许也有利好倾向。

中国医药(600056,股吧)商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武滨认为,药价放开总体对药品价格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稀缺性品种相对议价能力提高。

例如,血液类制品被市场普遍看好,张文生分析认为,因为血液类制品仍处于“卖方市场”地位。

据资料显示,目前市场中仅有20多家公司具有血制品企业牌照,资源稀缺,并且血液制品在市场上属于刚性需求,提升空间巨大。同其他药品相比,血制品不受招标限价的制约,相关上市企业利润空间可期。

“竞争充分的药品不具备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条件,而对于竞争不充分的药品,将面对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约束。”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价格研究所所长常峰表示,这一政策会让多方受益。大家一直呼吁的“便宜又好用”的经典药可能会重新回归。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认为,有部分“廉价药”可能涨价。

多年来,我国药价主管部门采取的是“略低于市场价格制定最高零售限价并逐步降低”的定价办法,有些价廉物美的药品定价多年来保持“低位”,成本的升高或不断降价让这些廉价药逐渐从市场消失。

蔡江南还认为,药价改革也可能迫使部分高价药降价。

“原本我国对一些原研药会有些特殊保护政策,这些药品的定价偏高。这些药在国外已过了专利保护期,但人们会发现,它们在我国的定价比在国外还要高,在中资药企看来是不合理的。在如今的新政策下,将使这些高价药有降价压力。”蔡江南曾表示。

对品牌非处方药企而言,也意味着政策利好,“受高昂成本控制,原来很多竞争力很大的产品我们无法生产”。河南羚锐制药(600285,股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叶强表示,除了政府控制药价,这些产品投放市场也无价格优势,而放开市场以后,在患者认可品牌前提下,药企就会有更大竞争力。

王超强调,总的来说,药价一定会有波动,但是不会对药价的总体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