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3-06 11:40 分类:医改动态
3月6日讯 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各个地方都开始了2015年不一样的医改工作,在累计了五年的经验之后广东东莞再次敢为天下先,进行了“三保合一”的创新医改政策,获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同时在进行中的两会上也备受中央的关注。
试水从农居民和职工医疗保险“并轨”起
目前,东莞的“三保合一”医疗制度如同金字塔,最基层为基本医疗保险,其次是住院补充医疗保险、门诊补充医疗保险、其他补充医疗保险。
然而,东莞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做法是,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不仅包括居民、农民、职工,还包括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每年缴费782.4元,由财政、个人、单位按照比例缴纳。此外,东莞还从基本的医保基金中拿出一部分为参保人员投保商业险及大病医疗保险,用有限的钱采取多种方式,尽可能提高百姓的保障水平。
东莞市社会保障局介绍称,早在2004年,东莞就依据职工医保制度模式,建立了面向城乡居民的农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随后,通过“保持职工医保待遇水平稳步增长,农居民医保筹资水平适当快速提高”的方式,在2008年实现了两项制度的对接与合并,实现了在缴费、待遇、基金、管理方面的完全统一,进一步增强医保基金的抗风险和调剂共济能力。
实现真正意义上“三保合一”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局长阙广长称,社保基金的盘子大了、蛋糕大了,那么基金的供给能力明显提高,有利于社保部门出台更多的政策来使参保人得到更好的待遇。
两项制度实现“并轨”后,东莞在2013年完成全民医保“一个制度”的顶层设计,实现了从“城乡一体化”向“一个制度覆盖所有人群”的转变,真正建立起了“基本险”+“补充险”的、公平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
如今,东莞医疗保险制度现已经不分职业性质、城乡身份、就业状态、户籍地域。东莞市社会保障局介绍,只要工作和生活在东莞,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包括异地务工人员)、城镇居民、农村农民、在校学生、自由职业(灵活就业)者等均可在同“一个制度”下同等参保缴费,同等享受财政补贴,同等享受医疗保障待遇,实现了医保的全民公平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