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信息化为基础 探路基层医改

发布于:2014-10-25 09:37  分类:医改动态

监管之策

小病大治、“大处方”泛滥是医疗领域诟病已久的问题,而新津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这一问题的发生。

在新津县卫生局二楼的卫生数据监管中心,一个几乎占据整个墙面的显示屏异常令人瞩目,各类颜色各异的竖状图、扇形图、数据等实时变化显示在大屏幕上。“这是为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管,提高医疗质量而建立的卫生数据监管中心。”新津县卫生局负责人表示,该中心将全县所有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实现了卫生数据24小时实时、在线监控,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事中管理,构建了覆盖全县的卫生监管体系。”

据了解,该系统每天都会自动生成并显示当前数据,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可随时监管全县所有监管医院的门诊、住院费用、药品等基本医疗项目的情况。同时在监管平台上还设置了单张处方金额标红警戒线。凡是县级医疗机构超过100元、乡级医疗机构超过50元的均次处方金额,都会在系统上自动标红,提醒工作人员介入查看。“我们就要初步预判是否属于异常处方,确定是否需要启动调查程序。”新津县卫生局负责人表示。

家住新津县安西镇的79岁村民李友绪不久前接到镇卫生院的一个回访电话。电话的内容是医院对他主治医生的处理结果,这令李友绪感到十分惊讶。李友绪患高血压病多年。此前他到安西镇卫生院看病,负责为其看病的医生开出的药品是十盒松龄血脉胶囊,总金额252.99元。这个处方和金额顿时显示在监管中心监控屏幕上,并被标红。监管中心很快对此展开调查和核实。在经过一系列调查之后,确认该医生属于违规开方。医院随即对该名医生进行通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了并未主动投诉的李友绪。

新平镇卫生院内科医生王俊现在遵循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让患者用较少的钱治好病”,“现在县里的各级医生对于开大处方会十分谨慎。除非是必要,谁要是随意多开药,就会被系统警告。”王俊表示。在10月8日的新平镇卫生院当天近200张处方里,最大的处方是32.35元,1元以下处方就有18张。

“建立这一监管平台,就是为了强化新津县卫生信息数据的分析与运用,从而遏制‘大处方’‘不规范处方’现象,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新津县卫生局信息科科长田超表示,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新津县对民众关心的抗生素超标、医疗费用过高、大处方等问题进行重点监控。“对出现问题的医院、医生要求进行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到位或连续多次超标的医院和医生,监管中心采取红线预警、黄线提示以及集中约谈制度。”

此外,新津县还专门制定了县医疗机构和医生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建立类似机动车驾驶证积分的医生黑名单制度。对医疗机构和医生执业过程中的诊断、检查、治疗以及用药情况进行监管,并根据情况给予内部通报、集中学习、暂停处方权等相应处罚。“这套监管制度执行初期,各级医疗机构和医生适应不是很快,也伴随着怨言,但坚持下来效果很明显。” 新津县卫生局负责人表示。

“信息化平台的设立让医疗领域的监管不再形同虚设,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的问题。”据蓝海鹰介绍,目前全县医疗机构门诊均次费用同比下降了35%。

首页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