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2-03 17:00 分类:医改动态
2月3日讯 强化医生作用 弱化医院功能应该是医改的方向。体制的能动性,不应该依附于体制成员的能动性,应该通过机制去制约,去建立良好的能动能源。已达到医改工作顺利进行,和奋力进行的良好现状。
我一直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医院等级评审,是造成现今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因素之一。二十多年来医院设备更新迅速,医院数量增加很多但病人看病却越来越难,花费越来越多,为什么?
因为医院等级越高,同样的检查和治疗收费就越高。初期是地市级以上大医院才有资格评三甲医院,现在镇级医院也可见到三甲,只要医院病人数够多、设备够好、科研论文达标就行。至于治疗水平怎么样,似乎无关紧要。
但对于病人而言,治好病恰恰才是关键,其他都可有可无的。
怪圈就此形成。因是政府主导,病人误以为,医院级别高,水平就高,于是不管什么病都往三甲医院跑。而对医院来说,看到如此情势,不是三甲医院也要拼命创三甲,创不了三甲的医院就逐步萎缩,这样就把原来正常的医院,人为分层分级变成三甲和非三甲的两种医院,病人只认医院不认医生。举个例子,我在中山一院的教授朋友,在本部看病时病人多得下不了班,但他到几百米远的分院开诊,病人却寥寥无几。毫无疑问,这种医院等级评审既误导病人也造成资源重复或浪费,不利于病人看病也不利于医院发展。
如何强化医生作用方便病人就医?这是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医院只是医生的工作平台,医疗的主体应该是医生而非医院,只有强化医生作用,弱化医院功能才能有效配置资源,方便病人就医。现在提倡医生多点执业,说明政府意识到要提高优质医生的使用效率,但没有其他配套措施,医生必定受第一执业单位限制而无法真正多点执业。
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医生身份,让合格的医生成为独立的法人,可以自己开业或联合执业,医院为医生提供工作平台,比如病床,检查检验设施和治疗场所,病人的所有费用均由医生收取,医生再向医院支付相关费用,这样医院的资源可以充分使用,不必要的人员也可以大幅度裁减,效率肯定明显增加。
而且责任和效益平衡,病人的疗效和安全由医生负全责,疗效好服务佳收费合理的医生或医生团队自然病人就多,不同地方的病人也有机会找到外地的好医生到当地医院治病,出现纠纷也容易分清责任,如果是检查检验或诊治环境问题是医院的责任,如果是医生处理不当引起的纠纷自然是医生负责。
现在的医院等级管理导致资源浪费设备重复购置,就在本人住处周围方圆1公里左右,就有六家三甲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每家医院都有C T和核磁等大型医疗设备,虽然使用率不低,但如果整合在一起效率会更高,结果会更可信。其他检验或检查也一样。如果政府把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成为大型检查中心,相信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公信力,方便病人。
因此,医改的方向应该是,不断强化医生作用,而弱化医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