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雌激素对人体作用

发布于:2015-06-06 12:10  分类:激素平衡治疗

植物雌激素对人体作用,植物激素所要介绍的主要是异黄酮类,木酚素类,这几种植物激素主要对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很大的关系。

植物雌激素主要有3类:异黄酮类、木酚素类和,均含在植物及其种籽里。异黄酮类主要有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原。食物中的异黄酮类与葡萄糖结合形成糖苷,如大豆的主要糖苷是黄豆苷、染料木苷和glycitin,经反刍动物瘤胃中的细菌或体外发酵水解脱掉葡萄糖基,分别形成糖苷配基黄豆苷原、染料木黄酮和大豆黄素。

一般认为,结合形式糖苷是无活性的植物雌激素,而非结合形式糖苷配基是有活性的。另外,三叶草中的异黄酮前体——生物链A和刺芒柄花素在反刍动物瘤胃中发酵,被菌群糖苷酶分解,分别转变成染料木黄酮和黄豆苷原;染料木黄酮中的一部分进一步代谢为对乙基酚,而黄豆苷原中的一部分代谢为雌马酚和氧-去甲基安哥拉紫檀素(O-DMA)。

异黄酮类在结构上与雌二醇相似。植物尤其是谷类糊粉层的木酚素前体——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和鸟台树脂酚在肠道被菌群发酵脱去葡萄糖基和甲基,分别形成的肠二醇和肠内酯在结构上也与雌二醇相似。

植物激素与人体关系

虽然没有在人体中进行结合型和非结合型异黄酮的吸收对比研究,但一般认为糖苷配基易吸收,而糖苷不易吸收。不过,结构上与类黄酮相似的异黄酮(例如槲皮苷)可能是结合形式更易吸收。吸收主要在小肠,大肠中亦能吸收。主要经尿和胆汁排泄,经胆汁排泄的可经肠肝循环部分被重吸收。血液和尿中异黄酮水平随膳食大豆补充剂的增加而增加,但尿排出量只占吸收量的7%~30%。

排出的代谢物比例的个体差异较大,除受异黄酮和肠道菌群种类不同的影响外,还受膳食成分的影响。例如,高复合碳水化物饮食,刺激大肠发酵,引起黄豆苷原分解成雌马酚。亚洲消费大豆及其制品多的居民尿中异黄酮排出量比消费少的西方居民高。西方居民尿中木酚素水平高于异黄酮。可见,异黄酮的主要食物来源是大豆及其制品(大豆粉1300~1650mg/kg),而木酚素的来源则较广泛,尤其亚麻籽含量最高。据估计,日本居民异黄酮平均摄入量约30mg/d。主要存在于黄豆芽中。

生物学效力

植物雌激素的生物学效力因其种类、剂量、营养途径不同而有较大变化,多数在结构上是非类固醇化合物,因而比合成雌激素的效力约低1×103~1×105倍。

相对效力

采用人体细胞培养测定的植物雌激素相对效力(与假设雌二醇效力为100比较)为:拟雌内酯(coumestrol)0.202,染料木黄酮0.084,雌马酚0.061,黄豆苷原0.013,刺芒柄花素0.0006。

生物药学上很多植物激素都应用到治疗上,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植物激素一般都是提取与植物中,所以相对来说还是很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