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4-10-22 15:39 分类:资讯头条
那么,“小病留在社区”究竟困在何处?
短缺的全科医生
众所周知,要想真正把“小病留在社区”,全科医生是否足量、可靠,至关重要。
《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从国际视野看,这个目标并不算高。2007年,古巴、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每万人口平均拥有的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数已分别达到30、15、14、10人。
中国距离每万名居民有2~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仍有相当缺口。2012年印发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到,到2015年,要通过转岗培训、在岗培训和规范化培养等多种途径,培养15万名全科医生。据了解,目前我国全科医生和助理执业医生不足8万人。
即使在全科医学发展相对领先的北京、上海,全科医生人数也显不足。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的统计表明,该市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岗人员32036人,按2012年底常住人口(2069.3万)及编制标准测算,全市共需社区卫生人员约5.1万人,缺口为1.9万人。
在数量不足的同时,现有全科医生的质量也有待提高。
《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显示,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助理)医师的文化程度构成比分别为:研究生1.5%、本科31.7%、大专41%、中专22.2%、高中及以下学历者3.6%;从技术职务看,初级职称者占56.1%,中级职称者占31.9%,高级职称者占7.9%。
据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统计,2013年,该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数量为5922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3096人,占全部人数的52.28%,取得高级职称的812人,占全部人数的13.71%。
崔树起评论道:“普遍缺乏合格的全科医生一直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瓶颈。坦率说,我国全科医生人力短缺、学历参差不齐的情况,导致其服务能力尚不足以胜任健康‘守门人’的职能。”
韩琤琤说,为了“留住”患者,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人才培养上“下了血本”。据介绍,该中心现有197人,其中3人拥有博士学位,22人拥有硕士学位。“我们一方面花大价钱把医护人员送出去进修培训,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常性地把专家学者请进来讲课讲学,力求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能力。因为我们认为,只有医护人员的诊疗质量得到认可,老百姓真正觉得来社区看病既有效又方便,他们才不会舍近求远,去大医院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