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控费将成为医改的工作重点

发布于:2014-12-19 10:10  分类:政策解读

医学美容教育网讯 2014年,我国的医改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但医改效果依旧整体不彰。这样的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我国医疗政策始终着眼于局部管理,而非在全局上做出根本性的变革。无论是医保的全覆盖还是商保减税政策在未来的推出,抑或是对药价进行部分的改革和对医院大处方的打击,这些举措都还着眼于局部,没有回归到关键的控费环节——医院控费。

医改五年来,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每年增加超过20%。虽然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由2008年的40.4%下降到2012年的34.4%,但从实际支出金额看,个人卫生支出的金额从2008年的5875.86亿元上升到2012年的9654.55亿元,较2008年上涨了64.31%。

根据公开数据,个人卫生支出占比下降主要是因为医保覆盖面的增加导致的。但个人卫生支出的金额依旧快速增加,这表明医改对于个人来说没有明显的减负作用,看病贵的问题依旧无法得到解决。而在同一时期,各类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的规模和收入获得了巨大的增长。举例来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营收从2008年的6.5亿元到2013年的65亿元,床位已经逼近1万张。

医院收入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用户的需求在增加。随着中国慢性病人群的扩大和肿瘤的高发,对医疗资源的整体需求在不断上升。但另一重要的原因是,整个医疗体系对医院的控制力弱,导致医疗资源过度浪费。无论是检查还是 药品 都被大量开具,但病人对这些的实际需求可能并没有那么多。

在国外,医院是受到严格控费的。对医院进行控制的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医保,还包括商保。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的Medicare和Medicaid对医院的病患赔付是有着严格的控制,而且有着市场风向标的作用。2013年美国平价法案的推出整体改变了市场的取向。从原来的按数量付费,改成了按价值付费,法案推动了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的快速发展,因为这些手段能有效的降低医疗费用并控制 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而各家保险公司也纷纷跟进,加大了对用户疾病的预防和管理,以此来降低医疗费用。

但在中国,尽管各政府部门再三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规模,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管,却始终收效甚微。这其中的核心要素是政府只做出了总量控制,而不是有着明确的微观管理。由于医保是实施总额管理,很多医院年底就不再接受医保病人,至于早先的大量开药和重复检查等问题却无人问津。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