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绩效改革撬动更深层次医改

发布于:2015-12-04 09:28  分类:医改动态

医学美容教育网讯 这种绩效导向性的全方位改革,将倒逼深圳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医疗创新与自我管理等方面产生更大的改革动能,并开启更深层次医改的序幕。

明年起,深圳公立医院办得好不好,将由量化指标来评价,评价结果将与公立医院基本医疗服务补助、医保支付以及领导班子薪酬、任免、奖惩等挂钩。近日,市卫计委、市财政委、市人力资源保障局、市市场质量监管委、市医管中心联合印发了《深圳市公立医院运营绩效评价指导意见》,从2016年开始,对公立医院实行年度综合目标管理,并对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分。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率先提出的一个管理学概念,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在商业世界,目标管理方法已经得到广泛运用;而在很多公立机构,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却迟迟无法嵌入到机构的日常运作与绩效考核中去。

在公立机构中,医院其实是相对容易引入目标管理的机构之一。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医改的迟滞以及医院传统运营与监管模式的强大惯性,中国很多公立医院的运作与考核制度一直较为粗放,其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医院对自身的运营状况缺乏精细而深入的了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改善的能力薄弱,与民众对公立医院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期待形成了一定的落差。

深圳此番对公立医院实行量化指标评价,符合公立机构“数目字管理”改革的大方向,也与新医改对公立医院效能的追求形成了密切呼应。据悉,深圳针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分为功能定位、公共服务、创新发展、成本效益、经济管理、社会满意度六个方面,总分为100分。

其中,功能定位占比最重,达到30分,主要考察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以及基本医疗服务安全和质量等方面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基本医疗、医疗公平、医疗安全,可谓开展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的核心与重中之重。

而“公共服务”部分,事实上可以被视为“功能定位”部分的某种延伸。二者共同体现出,深圳在此次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改革中,试图借由量化指标体系来引导和进一步夯实公立医院本身所天然具有的“公立性”与“公益性”,强化公共职能和服务色彩,淡化商业属性和功利主义目标,让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其公共本位。

此次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改革,对于深圳公立医院而言,可以说是一次颠覆性的改革,一次运营范式重构的改革。绩效评价结果将与财政补助、医保支付以及医院领导层薪酬、任免和奖惩直接挂钩,这种绩效导向性的全方位改革,将倒逼深圳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医疗创新与自我管理等方面产生更大的改革动能。尤其是将极大调动医院领导层推动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领导力上保证相关改革的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改革将提高社康中心基本医疗服务补助标准,同时逐步落实对民营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政策。这也就意味着,深圳在关切公立医院的同时,也在关切社康中心与民营医院的发展进步。

公立医院一家独大从来都不是新医改的最终目的,只有形成多层次的共同繁荣的医疗体系,才是民众医疗福祉之所在。在此意义上,深圳此次公立医院改革,开启了更深层次医改的序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