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林县的医改突围

发布于:2015-06-06 10:38  分类:医改动态

制度瓶颈有待进一步优化

上林县乡一体化医改是自下而上的“自选动作”。随着改革向深水区推进,已触及制度的条条框框。

“镇卫生院有大量的编制,但却没有人。当前广西乡镇卫生院空编13913人,空编率达26%。”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对《小康》记者说,“近年来国家对乡镇卫生院不断加强投入,基层群众还是跑到城里看病,主要原因就是乡镇卫生院缺人,没有较高水平医生。广西一些乡镇卫生院有十来个医务人员,却只有一人具有行医资格。”

《小康》记者在三里镇分院了解到,该院共有编制68个,享有编制的职工仅有28个,而该院共有职工却超过90人。

韦坚全向记者介绍说,其中28个编制的是以前留下的老职工,人走编走,另外40个编制的是定岗编,人走编不走,其他三十几人是聘用合同工。“编制是镇卫生院唯一能吸引人才的优势,而现行的体制导致乡镇卫生院留住人才毫无优势。”

与此同时,潘茂华告诉记者,县医院的编制供不应求,全院只留有不到10个编制以待急需特聘人才使用。

乡镇卫生院“有编无人”,县医院“有人无编”。最理想的是,将编制整合统筹使用。但现实是,县医院与卫生院分属“两本编”,不能合并使用。“这个不打通,人员统一管理,难以真正实现。”潘茂华说。

根据分级诊疗制度,乡镇卫生院主要诊疗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类手术,业务范围“定死了”。随着一体化的深入,卫生院日益“筋强骨健”,具备了开展更多业务的能力。“能否将卫生院视为县医院的一个‘科室’,开展更多业务?”潘茂华说。

如果是各分院作为了本部的一个科室,那用药及报销都无障碍,但事实上,根据《基本药物》制度,县医院、卫生院用药的目录、品种、结构、报销比例都不一样,也给一体化改革带来不便。“在县医院手术期间用的药物对病情有特效,而康复期间在镇医院却不能使用这种药,或者说这种药得自费,这无疑将给病人在签转院同意书时增加疑虑。”

一体化改革受到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限制,乡镇卫生院用药受限,有的业务难以开展;分级诊疗制度束缚了乡镇卫生院业务的拓展;药品零差率补偿资金不足,造成医院资金困难,新农合报销政策约束医院业务发展……

对这些问题,韦放、潘茂华冀望:上林县能纳入上级医改试点,“给政策,给灵活性。”

作为上林县乡一体化医改的“总设计师”和主要推动者,钱学明对《小康》记者直言,编制问题不是县里可以解决的问题,必须由省(自治区)这个层面才能处理,而用药方面相对容易解决。“希望自治区甚至更高层能关注到基层医院改革的难点,并有所突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