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医改攻坚克难走出新天地

发布于:2015-01-04 16:23  分类:医改动态

1月4日讯 医改工作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在很多发达国家同样存在。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所以医改工作也就不一样,只有不断的进行施行,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让医改工作真正走出自己的步伐。

取消以药补医,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落实情况如何?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广大人民群众就医压力减轻了多少?探索医疗纠纷处理法治化路径,“医闹”是否不再抬头……在即将告别的2014年,在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关注的深化医改工作中,我市交出了什么样的“成绩单”?啃下了哪些“硬骨头”?

医院“改革”触及深层次矛盾和机制

自2012年起,全国311个县开展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通过系列改革措施在县级医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卫生部医改办相关负责人对《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进行了详细解读。

县级公立医院是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是政府向县域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环节。

2014年,我市在13家试点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础上,新增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15家,其中有11个县纳入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国家第二批试点县,1个县级医院列入省法人治理机构改革试点。启动药品零差率销售之后,药品售价明显降低,核磁、CT等医疗服务价格降低了10%,高值耗材降低了5%,同时提高了诊疗、护理、手术等医疗服务价格。

县区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它不仅仅是公立医院这个“细胞”内部的改革,更重要的是牵涉到这个“细胞”所生成的“生态环境”的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在理念、观念上的一系列变化。

严打“医闹”惩处违法涉医行为

4月24日,最高法、国家卫计委等部门公布 《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对殴打医疗人员或故意伤害医务人员身体等6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惩。

黑龙江齐齐哈尔一医生被患者打死,湖南湘潭县一产妇手术后死亡,家属围攻医务人员……今年以来,各地伤医事件不断“刷屏”,极端事件时见报端。有关权威数据显示,近10多年来,我国医疗纠纷发生率年均上升22.9%,每所医院年均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

今年,我市卫生、法院、公安等九部门联合行动,坚决打击“医闹”、“医托”及“号贩子”,对专门捏造、寻找、介入他人医患矛盾,故意扩大事态,寻衅滋事,向医务人员、医疗机构敲诈勒索的职业“医闹”分子依法坚决查处。与此同时,各相关部门全面排查医疗纠纷风险隐患,深入医疗机构、社区、村,及时发现矛盾纠纷,派专人开展化解工作,引导患者及家属按程序解决医疗纠纷,致力于将医患纠纷处理拉回法治轨道。

医患矛盾归根结底是医疗资源、技术和保障跟不上患者的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建立科学的分层诊疗、增加医患沟通时间等是化解矛盾的根本。

向“红包”说不医患签署协议拒涉腐

国家卫计委要求,5月1日起,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患者住院24小时内,须由经治医师和患者沟通签下不收、不送红包协议。省卫生计生委下发《关于印发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医患双方签署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工作的通知》。

医生收受“红包”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各界诟病的一种丑恶现象。患者看病不送“红包”心里不踏实,怕医生不尽心尽力,医生就是想拒收或退回“红包”也难,会使患者主观臆测为嫌少或者不肯帮忙,进而加剧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引发更深层次的暗战和冲突。

5月1日起,我市开始实施医患双方签署“拒红包协议”通知要求,全市38家二级以上医院积极行动,全部执行了这一新政。市卫生局设立举报电话,并要求县区同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红包盛行凸显了医患信任的削弱。杜绝红包还应在根上动刀下猛药,重建医患信任,严惩收受红包行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