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

发布于:2015-01-05 10:56  分类:血管性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事实上每个人否都混过荨麻疹,最常见的是指甲从皮肤护国不一会皮肤就会留下一条索状的突起这就是最轻微的荨麻疹,荨麻疹分为很多种类,不同分类有不同的治疗方式,本文为大家介绍八个荨麻疹的药物治疗方法。

一、抗组织胺药物

通常所谓的抗过敏药物其实就是指抗组胺药,它是一种组胺受体的阻滞剂,这类药物结构上和组织胺类似,可以预先和身体内的组织胺受体(学名称作H1受体)结合,阻断导致荨麻疹发生的组织胺和受体的结合,从而终止和缓解荨麻疹的发生,这类药物依据所能结合的受体类型分为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两大类,

  1. H1受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抗过敏药物。第1代H1受体阻滞剂作用时间短,有嗜睡的不良反应。适用于晚上发生风团,瘙痒重,影响睡眠的荨麻疹患者。常用药有马来酸氯苯那敏4~8mg/次(儿童剂量为0.35mg/每公斤体重/每天,对儿童有较弱的镇静作用,但对智能发育没有影响,是一个儿童常用的抗过敏药物。)或赛庚啶2mg/次,晚上临睡服药(赛庚啶是物理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的首选药物,儿童量0.25mg/每公斤体重/每天,有较明显的镇静作用,其它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急性尿潴留和攻击行为等副作用偶尔发生,故不作为儿童抗过敏药物的首选)。第2代H1受体拮抗剂作用时间长,嗜睡作用轻。常用药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氯雷他啶和H1受体的选择性结合能力较强,它只可以和外周H1受体结合,较少渗入中枢神经系统,对中枢H1受体的亲和力弱因此很少有嗜睡的副作用,儿童剂量为2~5岁者5mg/每日,5岁以上和成年人10mg/日,起效快,可维持约24小时。西替利嗪10mg(儿童常用剂量为2~5岁者2~5mg/每天,5岁以上者5~10mg/每日,西替利嗪有轻微的镇静作用它与氯雷他啶是用于儿童较为安全的抗组胺药)。
  2. H2受体主要分布于消化道,H2受体拮抗剂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抑制血管扩张。主要用于消化道溃疡的治疗,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这类药物和H1阻断剂合用有可以加强抗过敏作用,常用的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这类抗过敏药物一般不用于儿童。

二、激素类:

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最强效的抗过敏药物,但因为其明显的副作用一般不会作为荨麻疹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在下列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

  1. 急性重症荨麻疹病情严重,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危机生命时,需立即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来挽救生命。
  2. 以往没有过敏史,初次发作的急性荨麻疹在没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禁忌症时,临床上常常使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能简便且快速的控制病情,可以作为首次发作的急性荨麻疹的首选治疗方法。

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如前所述,除了组织胺外白三烯也是导致荨麻疹的重要炎症介质,孟鲁斯特具有对抗白三烯的作用,它可以预防和抑制白三烯所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皮肤肿胀和红斑),可以用于胆碱能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以及花粉、动物皮毛等引起的荨麻疹的治疗。

四、复方甘草酸苷:

甘草酸苷本来是保肝药物,在结构上与激素相似,具有抗过敏作用但没有激素的副作用,同时甘草酸苷对T淋巴细胞有调理作用,其抗过敏作用较强且持久,能减轻充血,并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激肽等化学介质,可作用于细胞膜,抑制花生四烯酸的游离,降低过敏反应介质的生成,可用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

五、免疫调节剂:

慢性荨麻疹难以根治,考虑到荨麻疹的本质是一种免疫异常,临床上有时使用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治疗顽固的慢性荨麻疹,部分患者能取得持久的缓解效果。

六、维生素C和钙剂有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与抗组胺药合用有协同作用,也是常规的抗过敏辅助用药。

七、感染导致荨麻疹的治疗:

感染引起的荨麻疹往往伴高热、白细胞总数增高及中性白细胞分类增高,应同时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八、怀孕期使用抗过敏药物:

虽然第一代抗过敏药物在动物中有致畸作用,但在人类尚未有使用抗过敏药物致畸的报道。在美国的围产期的调查研究中,共回顾了1959年到1966年的56000多例曾经使用第一代抗过敏药物的孕妇,没有发现致畸现象;所以孕妇发生严重过敏时可以酌情使用第一代抗过敏药物控制病情。

荨麻疹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缓解症状,对于急性与慢性荨麻疹也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荨麻疹快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者肾上腺素;对于慢性荨麻疹由于可能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可以逐渐加量或者经常换用不同药物,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荨麻疹不得系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