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先进人物 马俊坚

发布于:2014-07-16 09:11  分类:资讯头条

2014年7月15日讯 随着国家落实的医改政策,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医改先进人物,马俊坚就是其中之一。

马俊坚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笑”,一说话就嘴角上扬,说话声音也不高,却自有一种恳切的力量。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的新晋党委书记、副院长,她是十几年医院体制改革的亲历者和执行者。每一天,她都这样面带笑容,应对着改革所带来的种种冲击、矛盾和压力。

最大的爱好还是“中医”

马俊坚是主任医师,擅长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在临床工作上,她十分勤勉,表现优异,如果不是在2000年被医务处“挖走”,她可能会在医学上获得更高的成绩。尽管踏上了管理岗位,医学仍然是马俊坚的至爱。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她都尽量确保一周两次的门诊工作。马俊坚的许多病人已经追随了她十几年,把她当成自己的“保健医生”和老友。他们喜欢她面带笑容的问诊风格,特别愿意遵从她的医嘱。马俊坚和这些“忠实拥趸”互留了手机号码,每逢门诊时间有变,马俊坚都会及时通知病人,不让他们白跑。患者的信任,让马俊坚深感中医是她的终身事业。在曙光医院的建设上,她也出谋划策,挖掘中医特色诊疗的内涵和潜力,让中医为老百姓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中医文化对马俊坚有着深远的影响。马俊坚说,中医文化的内涵就是“精、诚、仁”,医术要精湛,做人更要善良、诚恳,而中医的特殊行医模式,就是“望闻问切”,必须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曙光医院老前辈的言传身教,让马俊坚成长为一位善于沟通的良医,她也把这种中医精神渗透到为人处事与管理理念中去。

沟通是化解矛盾的金钥匙

十四年的管理生涯,马俊坚历任曙光医院医务处科员、教学处副处长、人事处处长、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党委副书记等各种职务,现在又当选党委书记和主管人事的副院长。她参与了医院很多大事的决策,也经手了无数麻烦和琐碎的具体事务。回顾自己的管理历程,她坦言:“人事工作最有难度。”

随着医改不断深入,三级医院的岗位聘任制度发生了巨变,医务人员的职称评聘实行了双轨制:同一家医院中,各级职称的名额有限,很多人本身已经达到了高级职称,在医院中却只能聘到低一级的岗位,甚至有些老员工因为达不到学历和职称的要求,必须转岗到低一级的医院。这些改革对医院职工的利益触动很大,重重矛盾摆在了人事工作负责人马俊坚面前。

对于“谁上谁下”,医院的政策是:既讲究论文和课题,又要兼顾员工的临床经验和资历。马俊坚组织职代会和专家评委会,尽力把岗位聘任工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评审结果,总有不少员工感到不满意。马俊坚就找这些员工做思想工作,以心换心,深入沟通,解除他们的困惑,希望对方也能换位思考。经过一次次的谈话,马俊坚用她的诚恳、亲和、智慧打动了员工,化解了一个个看似无法调解的矛盾。在她和同事的辛勤工作下,人事制度改革得以破冰推进,他们又充当了改革的润滑剂,保护了医院员工的积极性。此中艰辛,她无意多说,却只是微笑地告诉记者:“人事制度改革后,保证了综合素质更高的医生得到较高的职称,有助于老百姓选到好医生。”

“以诚待人,善于沟通”是马俊坚解决难题的金钥匙,“以人为本”是她进行医院管理的核心理念。十几年来,在她的倡导下,曙光医院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人性化服务,提高了患者住院的舒适度和便利性。她说:“医务人员应该以患者为中心,但我们管理人员要以员工为中心。”她总是及时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所苦所乐,努力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让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为患者的服务中去。

身居“高位”,不改主妇本色

身为医院党委书记,马俊坚没有任何“架子”,一直保持着亲切和朴实的本色,在曙光医院二十八年,医院上上下下都把她当作老朋友,可以随便聊天。普通的员工有了困难,会找到她直接倾诉,她能解决的,立刻帮忙解决,如果遇到了无法立刻解决的问题,她也会认真地向员工解释原因,总能得到对方的理解。

工作之外,马俊坚更是回归主妇本色:“你可能不相信,我现在每天都赶回家,去菜场买菜,给丈夫和儿子烧饭吃。”马俊坚工作效率很高,多数情况能在上班时间处理完工作,下班后买菜回家,再次发挥“手脚快”的优点,一小时端出热乎乎的“两菜一汤”,一家三口围坐在一起,吃得安心、暖和。吃完后,马俊坚喜欢自己洗碗,洗碗后洗个澡,白天的工作压力似乎都烟消云散,总是能睡个好觉。

同事问她:“工作压力那么大,你还天天自己做饭会"怨"吗?”她笑着答道:“我觉得很开心,做饭是一种放松,做家务是一种锻炼。”她的家常菜做得好,以前还打毛衣、做衣服。她说自己就适合当个“贤妻良母”。可是,工作忙起来的时候,加班、出差、开会、她常常一周都不能回家吃饭,儿子和同样是医生的丈夫只能买盒饭吃。马俊坚说,每次看到儿子开心地吃着妈妈做的饭菜,是她最满足的时刻。不管职位有多高,“生活”都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