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6-29 10:10 分类:政策解读
医学美容教育网讯 长期以来,中国的医疗体系始终受制于一个二元悖论。一方面,全民所平均拥有的医疗资源非常匮乏;但一方面,优势的医疗资源却只集中在少数的大医院。
在这样的现状下,病人只能用脚投票,小病也都上大医院看。这人为造成了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对服务方和支付方都造成了很大的挤压。分流和控费就成为了医改下来急需解决的问题。
要推动控费,除了限制大医院的发展并控制产品方的价格以外,分流的意义非常重大。本质上来说,分流也是控费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各类成本都要比大医院降低很多,基础医疗对医疗支出的降低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各类社会资本也都开始涌入基础医疗领域。而互联网医疗公司的进入则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自去年以来,互联网医疗公司虽然获得了大笔的融资,但始终无法找到明确可行的商业模式,这主要是源于支付方的缺乏和服务方在后端无法跟上。
互联网医疗公司希望通过进入线下的基础医疗领域来解决没有支付方和服务跟不上的问题。但是,中国基础医疗长期以来积贫积弱,这是一个远比线上医疗服务复杂的市场。以轻资产运营见长的互联网公司要切入传统重资产模式,其难度反而更大。因为这意味着不仅要面对极其困难的市场挑战,还要改变固有的互联网思维,更多的从做好每一个服务细节开始。
面对互联网医疗公司的涌入,一些舆论甚至认为互联网可以颠覆传统的诊所发展,进而开创新型的商业模式,为医患双方都创造价值。但基础医疗的困境并非一朝一夕就形成的,也非瞬间就可以解决的。在讨论互联网进诊所的问题之前,还是需要明确整个基础医疗的发展困境到底来自何处,出路在哪里?
中国基础医疗服务的困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基础医疗服务能力不足是最主要的短板。服务能力分为几块,最核心的是医生的诊断能力。在一个以科研为导向的医疗体系内,职称意味着明面上的工资收入,更意味着暗里的药品回扣。
由于基层的工资低、职称评定难,又是采取基药制度,医生在其中很难找到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优秀的人才都流向了大医院,或者就彻底离开了医疗服务行业。这造成了行业的怪圈,一方面,大量的医学院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医疗机构就业,另一方面,中国又是极度缺乏医生。
在这样的现实下,基础医疗的医生来源始终无法得到提高。而且,由于病人长期的不信任,基础医疗的医生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病人,又缺乏大医院严格规范的内部培训体系,这使得其医术始终无法得到提高。这进一步加大了其自身服务能力的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