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红利惠泽青海西宁城乡群众

发布于:2015-05-08 10:23  分类:医改动态

2014年,全市各级财政对医改投入达13亿余元,卫生费用占GDP比重7.52%。安排医疗卫生专项补助资金3.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实现了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大病医疗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等12项全覆盖。

“现在不光花钱少了,服务也上去了。乡镇卫生院就可以帮我们预约大医院的专家来会诊,我们不用再奔波到大医院寻医问诊,费时费力。”总寨镇总北村63岁的史元魁因肺原性心脏病入住总寨镇中心卫生院,经过省城专家会诊、帮助指导治疗后,8天时间就康复出院了,自付还不到500元。

“要想把患者留在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庙小但一定要有真神’。”朱婷说,医院和基层卫生院的双向转诊制度,既可以帮病人及时入住大医院,也能让病人出院之后,在基层得到很好的康复治疗;医疗资源下沉也提高了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目前,西宁城乡参保居民就医习惯正在转变,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防治结合的就医新秩序正在逐步形成。“就近、就急、方便群众”的医院联合体基本形成。进一步简化对特殊人群及特殊疾病分级诊疗及转诊流程,方便患者看病就医。经过努力,全市三级医疗机构住院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36%,二级、一级医院上升10%和10.87%。

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记者见到了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上庙村村民充玉兰,她正等着接受治疗。

充玉兰患有严重的胰腺炎。对于家庭贫困的充玉兰一家来说,以前生病,总是能拖则拖,能忍则忍,小恙久拖至重疾。而今,新农合、大病救助、民政救助,几块核算下来,住院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0%,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通过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她很快就办理了省城大医院的入院手续。

大病保障是社会的“稳压器”,托住底线,避免出现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郭伟说,目前,西宁市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参保率分别为99.2%、99.8%、99.6%,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由2013年的人均470元提高到了现在的550元,超出全省标准40元。建立基本医疗报销、大病保险、民政救助三道保障防线,住院报销比例最高达90%,属全国前列。

  一年多来,西宁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形成。其中,即便是医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公立医院改革”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全市5家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取消了药品加成,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改变了“以药养医”的不合理格局。仅去年一年,全市药品零差率让利5273.11万元。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服务新模式,全市城乡居民家庭签约54.6万户,签约率达90%。

“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不出省,西宁市努力让各项医改新政叠加释放红利,惠泽各族群众。”郭伟信心满满。(林玟均 刁永萍)

首页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