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4-12-31 15:52 分类:医改动态
医改等六方面有新突破
按照和林县医院谋划,将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理顺激励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把患者留在基层医院,缓解医院“看病贵”、“看病难”的矛盾。
12月18日,记者从内蒙古卫计委获悉,2014年内蒙古在公立医院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新农合保障、基本药物制度等六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在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方面,内蒙古在2个国家级和13个自治区级基层综合改革联系点的基础上,启动嘎查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工作。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参合人数达到1289万人,参合率为97%,超额完成国家目标要求,内蒙古76个旗县探索实施了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
“新农合实际报销额70%多,报销比例提高,使患者有病看得起。”王月文说。
而蒙中医药分级诊疗模式建立、蒙医中医传统疗法纳入住院报销范围、387项蒙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实施、蒙中医药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医疗联合体试点推进。目前,内蒙古旗县级以上蒙医中医机构达到122所,鄂尔多斯市乌审旗被列入国家中医药工作县乡村一体化试点地区。
此外,内蒙古还重点打造“固定与流动相结合”新型基层服务体系,为基层配备流动医疗卫生服务站180个,在7个盟市实施了“家庭健康保障小药箱工程”,免费发放小药箱2.5万个,每年可为每个牧民家庭节省费用970元。
内蒙古实施新医改以来,群众看病就医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改善。到2015年,内蒙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卫生总费用增长得到合理控制,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将基本实现全民医保,到2015年,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内蒙古将执行基本药物增补目录的定期调整机制,满足基层群众就医用药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