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4-12-08 10:08 分类:医改动态
12月8日讯 随着医改强劲的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稳健。盐池县老百姓深受医改的惠泽,患者看病难和贵的问题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过去的医改工作当中,盐池县开展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试点项目,获得重大突破。为医改开辟新道路。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病,方便多了。以前看个感冒都得到乡卫生院或县医院,拔火罐得到县城中医院。”近日,在狼洞沟村卫生室治疗风湿病的村民王兴军说。
近几年,盐池县不余遗力支持医改试点项目,累计投资2.1亿元,迁建了县人民医院,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一所标准化卫生院,每个村有一所标准化卫生室的目标。每年投入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资金在3000万元以上,每年安排50万元作为重点业务人才培养培训经费。
2010年,盐池县启动“创新支付方式,提高卫生效率”试点项目,项目改变了以往新农合主要以保住院为主的报销政策,实行大小病兼顾的报销模式。普通门诊报销比例,村卫生室由原先的不报销提高到70%,乡镇卫生院由原先的35%提高到60%,县级医疗机构提高到35%。
门诊报销比例的调整,使“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在县里,疑难杂症到县外”的分级诊疗模式得以实现。据统计,2013年盐池县乡村两级门诊量达到24.37万人次,较2009年提高459%。项目实施前,有30%-40%的村卫生室不能提供基本医疗,目前90%以上的村卫生室都能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朝九晚五,是狼洞沟村村医唐成、胡兴日常作息时间。晚上,村民如有急病,他们还得从被窝爬起来出诊,是试点项目设计的门诊包干预付制调动了唐成、胡兴等基层医疗工作者的积极性。
按照项目设计,盐池县每年根据乡村医疗机构前一年度门诊人次、次均费用和服务量的增量进行测算,在县域医保基金总盘子框架下,将本年度乡村两级门诊基本医疗经费包干,并与公共卫生经费一并打包给乡镇卫生院,按季度预拨60%。剩余40%根据质量考核结果兑现,旨在增强基层医疗工作者服务意识,引导病人小病留在基层,留在门诊,减轻群众就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