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4-10-13 16:44 分类:医改动态
10月13日讯 医疗体制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医改工作当中最为重要的,在医改实际过程中,创新务实是医改工作中的精神信念。北京朝阳区“智慧卫生”医改政策实现创新的医改互联互通,为医改工作的推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是百姓关注的焦点。如何利用先进的卫生信息化手段统筹协调好医疗资源,解决百姓难题,则成为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和信息标准,我国卫生信息工作中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问题突出。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今年在调研北京市医改工作时指出:朝阳区建立的全模式区域卫生信息管理体系,实现了健康档案同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无缝衔接,消除了各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
那么,什么是全模式区域卫生信息管理体系,该体系是如何实现各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又将发挥哪些作用呢?
据朝阳区卫生局局长师伟介绍,“全模式区域卫生信息管理体系” 是按照朝阳区政府建设“智慧卫生”的工作理念,以“健康朝阳”为目标,根据北京市及朝阳区《“十二五”时期卫生发展改革规划》实施的要求,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卫生综合管理建设为切入点,初步建立起来的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卫生信息网络平台。
该平台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覆盖了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区属二级医院、公共卫生单位,涵盖26个基本医疗模块儿、23个公共卫生模块儿以及5个卫生管理模块儿,实现了基本医疗业务支持、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绩效考核管理、新农合医疗保险结算、慢病规范管理、传染病社区防控等178个业务功能,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宏伟目标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打破信息孤岛 实现互联互通
朝阳区卫生局副局长杨桦表示,利用“全模式区域卫生信息管理体系”在完善业务平台建设以及提升政府行政效能上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业务方面,一是规范服务流程。朝阳区建立了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生命全过程管理信息平台,利用七级网格地址,关联个人与家庭档案,健康档案同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模块儿无缝衔接,消除了各系统间的信息孤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互联互通。
杨桦表示,从前,社区全科医生看病时只负责门诊,而通过传统的门诊就诊系统和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系统两个平台高度融合后,使全科医生在日常门诊中为居民提供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病管理工作,充分体现以健康为核心的连续性健康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二是提高数据交互效率。为实现信息化的精准、智能、高效,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健康档案平台实现同步互相调用的基础上,又植入了数字心电信息管理、影像归档和通信、公卫、结防等系统,实现各个信息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
据杨桦介绍,以前社区医院的病人经常会为了做一个心电图专门到大医院去。而如今通过数字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将心电图或X光片通过网络直接传输到医生工作站,同时依托医联体的优势将数据传到三级医院接受专家远程阅片会诊和指导。通过信息化平台达到了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的目的。比如,现在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心电图就能通过全模式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传到朝阳医院,三分钟之内报告就能传回来。目前,除了朝阳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三级医院也已经承担了朝阳区内心电图和影像的远程会诊工作。
三是优化绩效考核。朝阳区卫生局自主研发了绩效考核系统,将人员日常工作进行量化,并自动记入信息系统,考核数据直接通过系统抽取,保证了考核的客观性、准确性、实时性。既充分调动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节约了资金和国家公共卫生资源。考核系统将“考核引导工作”的管理理念转化为实际工作,“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得以充分体现,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激励效应。
而在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方面,杨桦表示,信息化手段的有效应用,使卫生监管关口有效前移,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发展、行政管理的监督更加及时、高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更为科学,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朝阳区建成以“静态信息”、“动态信息”、“综合信息”为特色的覆盖全区卫生行业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体系。为下一步建成高层次人才培养档案 ,完善高层次卫生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使管理者能够实时掌握卫生人力资源态势,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实现覆盖所有区内医疗机构的信访服务网络,提高了朝阳区卫生信访服务处理能力和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