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改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发布于:2014-10-11 11:41  分类:医改动态

缺少常用好药,住院手术都少了

医改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苦恼和期盼也真真切切。徐明原是一名内科医生,在基层医院工作了21年,现在是厚桥中心副主任。他感觉,医改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大的限制是“药”。他说,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药的品种是够了,可质量层次不够。医改倡导“大病进医院,小病回社区”,可就拿社区居民最常见的老慢支来说,过去能看能治,现在转诊出去的很多,因为疗效好的药在社区配不到,不让走也不行。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也一样,总有一部分病人想用、也用得起好药,可目录上没有,人家就不来了。

常用的消炎止痛药“芬必得”和一些退烧针,社区也没有,儿科药更少。他说,当医生的最不希望听到群众抱怨,说到社区看病这药也没有、那药也没有,“我觉得,国家医保目录里有的药,基本药物制度的目录里都应该有,哪怕是允许医院为社区代为采购,零差价卖给病人,这样才能让大家愿意到社区来看病。”

相比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的另一项职能――基本医疗在萎缩。护士朱丽娜2007年进厚桥卫生院工作,她说,头几年平均每月都要参加一两次危重病人的抢救,现在遇到了通常也是转诊,手术室几乎没机会进了。徐明说,过去厚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年开展几百例一、二级手术,甚至部分三级手术,现在胆囊炎、胆结石、四肢骨折这些手术都不做了,住院病人少了一半多,医生主要看些感冒、拉肚子的常见病。这样下去,今后连急性左心衰、流行性出血热、脑出血、休克这样急危重的病例很少接触得到了,这对年轻医生提高医疗水平是不利的。“身为医生,好多病你看不到,手术也不开展了,渐渐地,群众可能就不相信你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认可度和依赖度反而会下降。”

全科医生不足,大学生没人愿来

作为厚桥中心的当家人,徐勤忠更忧心的是“人”。全科医生是基层的“台柱子”。但与大医院相比,基层单位任务繁杂、业务平台小、收入偏低,难以吸引新人。按现有4万人口计算,厚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有60名在编的医护人员,实际上只有42人,其中全科医生只有12人,许多入户随访的工作只好下班后进行。

首页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