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医改报道 民营医院如何生存

发布于:2014-07-25 17:30  分类:医改动态

7月25日讯 在上海市政府看来,推行“多点执医”不仅仅是让优质医疗资源流通起来,他们有个更大胆的想法,就是通过多点执医,打造市场化的医疗环境,吸引全球的明星医生来上海多点执医。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操作思路呢?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院长张澄宇说:这是中医药大学,我们的留学生,我陪他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医院,你可以多看看,我们这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家大型民营医院,欢迎你们毕业后来我们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法国留学生胡子卿说:我很高兴在这样一个漂亮的医院里面,有眼科,我也觉得如果以后可以在这里为这边的本地的病人服务,是非常荣幸的一件事情。

虽然医院才刚刚开业三个月,但院长张秤宇每周都要接待不少这样的,来了解执医环境的国际医生和留学生。

张澄宇说;他们对国内的医疗市场是非常看好的,他们也非常熟悉我们现在的这样一种运行的模式,因为他们在自己的国内,本身就是有多家的医疗机构可以去开展执医,有病人的时候,他就会在A医院,如果另外B医院也有,他会选择另外的时间过去。

高端的诊疗设备,宽敞的门诊大厅,然而,这里的药房却只有150平米,和其他配置似乎很不相称。

张澄宇说:您看,我这里既没有很大的药房,不知您留意了没有,我这里也没有很多的床位,所以我们是靠通过跟病人的沟通,让他既能够获得健康指导,同时又不用过多的依赖或者药品,因为毕竟用药只是帮助你健康,而不能够是给你带来健康。

这正是上海市努力推行的与国际接轨的市场化办医的理念。过去,上海公立医院药品销售15%的加成中,仅药品的仓储管理成本、药剂师的费用就要消耗掉8%。如果这个基础不改,国外医生难以认同,更不会选择在这里落脚。

张澄宇说:药品加成是一个导致医疗服务高涨的一个原罪,而应该是要理顺整个一个医疗服务的收费价格提议,体现劳动技术的价值,那么大家更多的关注医生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而不是说我看了病了,一定要带点药回去,这似乎是我们去超市的一种心态。

今年年初,卫计委等部门放开了非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审批权,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可以自主采购,自主定价。这让民营医院有了更多的市场主导权。

张澄宇说:我们的每间儿科诊室,您看我们这里是在医生的病人,他要做好前期的各种各样的接诊的准备工作,从这个诊室的内部来讲,您看很多诊床是特意设计的,儿童式的诊床,每间房间的动物的布置都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卡通,那边还有金鱼、海豚、狮子、恐龙等等,每天诊室里边,我们的听诊器都是很卡通的。不是那种黑色的,或者是怎么样,让病人觉得很恐惧。

张澄宇也曾在公立医院当过院长,他坦言,现在的压力和以前大不一样。

张澄宇说:这样一个压力和传统的公立医院的院长的压力还不一样,我们现在的压力主要是来自管理创新,因为我们这样的一个相对规模比较大的,又需要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的,+有很多运行模式上的这样一些不成熟,还有我们自己内部流程上的整合,怎么样来满足患者的需求等等,这样一些综合的压力,使我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只有快速提升服务,打造更适应市场的医院经营环境,才有可能吸引到更多全球的医生人才。为了抢占市场,一场经营战,已经在上海市的民营医院里悄然展开。

这同样是一家刚开业不久的民营医院,如同五星级酒店的管理多数是聘请国际知名的酒店集团一样。这家医院聘请了一家在国际上有着10多年医院管理经验的团队,负责医院经营。

新加坡百惠医疗管理集团总裁陈美兰说:在管理方面,我们就会有一个特色,就是以病人为中心+患者他们来看病的时候,对这几个病情,还有诊断,还有治疗方案,他们都是会很紧张的,我们会承诺他们三天之内,我们会对他的病情给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黄俊,是这家民营医院的投资者之一,请来这个国际团队,每年至少管理费用就要几千万元。之所以敢说服董事会斥巨资投入,同样源于上海新医改的一项政策。2011年开始,上海对公立医院开办特需医疗“说不”,限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收入不得超过7%,空出来的这部分巨大的市场空间,让民营医院的投资者们都极为兴奋。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俊说:我们的医疗收费的价格和公立医院的特许的价格差不多的,你看含我们的价格体系,基本就是公立医院的特许的价格,有的项目的价格比公立医院特许的价格还低。

尽管民营资本跃跃欲试,但在上海,目前民营医院的占比依然不到20%,而全国民营医院的占比更是不到10%,距离日本、美国私立医院达到70%的平均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如何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医院,是眼下上海乃至全国都需要探索的课题。

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 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实际上就是一个医疗卫生的资源的有限性和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我们现在在医疗服务方面面临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到发达国家,我们去看也同样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老百姓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说医改在很多国家都是不断地进行推进。+每个国家实际上都是基于本国的特点,本国的国情,而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国的医疗制度。作为我们中国来讲,我们现在运行的是一个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医疗保险制度,我们的人口众多,而我们的经济发展从人均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还不高,我们的医疗保险目前来说应该说保障的水平也还不够,我们在医疗服务的供给方面也还有很大的缺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