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容院的骗局

发布于:2015-02-11 09:46  分类:曝光台

医学美容教育网讯 动辄上千元的“国外进口药”,实为非法走私药,甚至是假冒伪劣药品;号称“国际知名品牌”的化妆品,实为“杂牌”,甚至是“三无”产品……

仅在2014年,宁波、济南等地警方就相继破获了数十起制售假美容药案。据媒体公开报道:“黑窝点”制作、销售的“肉毒素”、“美白针”、“玻尿酸”等各类假药,都将销往全国各大美容机构。随着案件的曝光,美容行业不诚信经营内幕也在被逐渐掀开。《经济》记者走访业内资深经营者,揭开美容院的各种骗局。

售价翻十倍 老板是“暴发户”

中研普华发布的研报显示:截至2013年末,全国美发美容企业单店达180万家,从业人员1600万人。这其中,超过90%的美容院均为民间资本投资,且以中小企业为主。受经营规模限制,中小美容院往往通过压低成本或者抬高价格来保障利润。

对于美容院的大肆加价的行为,拥有十余年美容师从业经验、自嘲将“青春都献给了美容事业”的小西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她给《经济》记者举例介绍,如果一项产品的进价是80元,那么它的售价至少要在800元左右。“经理说,必须翻到这么多倍,不然没法维持店面的运营。越是大规模的美容院,翻倍就越狠。”

当然,小西也知道,经理的说法站不住脚。除了要赚回经营成本,高额售价也是为了给预消费客户留下打折的余地。“这就和商场在节日期间打折一样,大家觉得便宜了,其实并没有,美容院还是在赚钱、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否则,老板怎么能‘暴发’呢?有的美容院规模比较大,美容师甚至可以开着保时捷去上班。”小西无奈地说。

以次充好 效果差很多

众所周知,中国的日化线化妆品与专业线化妆品从来都是互不相融,各走各的路。这就给“杂牌”化妆品甚至是“三无”产品混入美容机构留下了门路。小西也坦陈,美容院不乏“杂牌”化妆品。“我们尽量少向顾客提品牌,只提美容项目。因为那些品牌很多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到后期我不想在美容院做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发现店里为了挣钱,把不好的产品装到好的套盒里面。”小西举例说:“比如像德国的某品牌护肤品,进价就在400元左右,在美容院线很知名,顾客做了也确实有效果,基本属于顶梁柱的牌子。”

然而,最近一年来,小西注意到,不少顾客的该护肤品套盒里,常常有一两款产品并不属于该品牌。“这么一换,成本至少要再降100元。一次两次,顾客可能发现不了,但是长期做下来,效果就会差很多。”

如果只是换成次一级的普通产品,尽管涉嫌欺诈,但是毕竟没有损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经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还有个别黑心商家,为了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居然用“三无”产品假作知名品牌高价售出,在诸多种类的美容产品中,“三无”精油尤其泛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必须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产品标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如有必要还需要有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凡是缺少的均视为不合格产品。上述要求缺少其中之一,均可视为“三无产品”。

而在某小型纤体会所执业的美容师小北告诉《经济》记者,该会所使用的精油产品,虽然包装精美,但是大多没有写明生产厂家、厂址和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品质如何,她也无法判断。

记者问及“三无”精油的来历时,小北透露,该会所的精油多是购自代理商,偶尔会去精油批发市场进货。“不同精油价格差得很多。以价格相对亲民的茶树精油为例,批发价格一公斤70元,买的多还有优惠。”而对于一瓶10ml装的茶树精油,市面售价一般在30元至150元之间浮动,“会所售价还会偏高一些”。

记者致电12315咨询时了解到,不论“三无”产品是否对使用者造成了不良影响,销售“三无”产品本身已经就已经构成了违法经营。客服人员提醒消费者:美容化妆品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健康,没有生产许可的美容产品,其质量没有保障。对于美容机构推介的美容护肤品,一定要慎之又慎。遇有“三无”产品,可以拨打12315进行举报。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