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诊

发布于:2014-06-07 16:51  分类:皮肤病学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本来用于对付体外侵入者(如感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对自身的正常组织起作用,引起皮肤损害。笔者探讨了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26例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诊断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26例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13-71岁,平均年龄49±1.6岁。天疱疮15例和大疱性类天疱疮11例。

1.2 实验材料 日本樱花OCT包埋剂,日本尼康荧光显微镜,上海鼎国生物FITC标记的兔抗人IgG、IgA、IgM和补体C3。

1.3 实验方法 根据Foster的方法[1]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尽可能取早期完整水疱,OCT包埋,冰冻切片,滴加FITC标记的兔抗人IgG、IgA、IgM和补体C3,孵育30min,缓冲液冲洗2次,荧光显微镜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χ〖TX-*3〗±s)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及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6例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患者的DIF染色结果,见表1。

天疱疮IgG沉积为100%;IgM和补体C3沉积较少,分别为20%及40%;IgA未见沉积。大疱性类天疱疮IgG和补体C3沉积分别为88%及70%;IgM罕见沉积,IgA未见沉积。

3 讨 论

直接免疫荧光法:用以检查病人的皮肤组织中有无免疫球蛋白或补体沉积,用特异荧光抗体直接滴加于待检的标本上,由荧光标记的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结合。使之呈现荧光,根据荧光分布和形态确定抗原部位和性质。此法用已知的抗体检查未知的抗原,但一种标记抗体只能查一种抗原,可直接采用病人的病变组织。如: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等作冰冻切片,荧光染色。此法简单、特异。文献报道,DIF诊断天疱疮及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敏感性分别为88%-100%和82%-100%[3]。

天疱疮(pemphigus)为一组累及皮肤粘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水疱大疱性皮肤病,血清中存在针对桥粒成分的抗体,与棘细胞桥粒结合,引起棘层松懈,产生表皮内水疱,表现为薄壁水疱,尼氏征阳性,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水疱常出现在口腔,不久破溃形成疼痛性溃疡。接着出现更多的水疱和溃疡,直到整个口腔粘膜受累。皮肤受累情况相似,水疱首先出现在正常皮肤,然后破裂、留下裸露、结痂的创面。水疱分布很广,一旦破裂,很容易感染。其常见类型是寻常型天疱疮,其主要抗原为抗表皮(上皮)中桥粒芯糖蛋白(Dsg3)。大多数PV的早期病损首先出现在口腔,且口腔出现水疱很快破溃,临床检查时绝大多数仅见到范围教大的糜烂面。直接免疫荧光(DIF)技术是诊断天疱疮的一种可靠方法,被认为是诊断金标准,其特异性强[2]。各型天疱疮患者的水疱周围和病变部位皮肤的棘层细胞间总是有IgG沉积,而IgM和lgA阳性者只为25%。补体成分中C3总是阳性。其他成分有C1q和C4,显示补体活化主要是通过经典途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位置与病变原发部位相一致。在只有口腔黏膜损害、血清抗体尚为阴性而又不能做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病例,取损害黏膜涂片,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检查,若为阳性,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皮肤病,它的特点是皮肤、粘膜上出现深在的水疱,一般的解释是: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以在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发生紧张性表皮下大疱、免疫荧光试验可见沿基底膜有管状或线状免疫反应沉积物(IgG,C3)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疱疹性自身免疫病。大多数患者血清中存在有抗基底膜带的自身抗体,主要是IgG。免疫电镜示这种抗体结合在基底膜带的透明板。大疱性类天疱疮是由于基底膜带透明板部位的抗原抗体反应,在补体参与下,吸引白细胞释放酶,导致表皮下水疱形成,偶尔因应用呋塞米治疗肾衰等疾病而诱发。大疱性类天疱疮也是以皮下大疱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主要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表现为红斑和紧张的水疱。此类患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IgG基底膜(BMZ)抗体,损伤部位的基底膜可检测到线性IgG或C3沉积。大量证据证明抗BP180IgG抗体与BP发病相关,且与病情相平行[4-5]。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认为,BP180滴度和DIF阳性可作为大疱性类天疱疮疾病复发的预测指标[6]。

综上所述,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对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