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4-05-06 17:24 分类:皮肤病学
夏季是小儿皮肤病高发季节。年轻的父母,您知道如何预防和治疗小儿夏季皮肤病吗?先从小儿皮肤的生理特点说起。小儿皮肤细嫩,经不起外界不良刺激及损伤,皮肤汗腺发育不全,排汗及散热功能差。夏季天气炎热,空气中湿度较高,这些都是造成小儿夏季生皮肤病的主要原因。
痱子在炎热潮湿的夏季,过多的汗液可使小儿皮肤表皮细胞肿胀,将汗孔或汗腺导管堵塞,使汗液渗入邻近组织、潴留在皮内便生成痱子。临床常分为晶痱和红痱。晶痱又称白痱,多发生在新生儿,表现为1-2毫米直径或更大一点,含清澈的表浅疱疹,不呈红色,易破,密集分布在患儿的额部、颈部、胸背上部、手臂屈侧等处,无自觉症状。红痱是通常所说的痱子,多见于儿童,症状为红色丘疱疹,有刺痒,好发生在皮肤出汗较多的部位。
痱子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平时衣服不宜穿得过紧、过多,勤换内衣,勿使粘汗,室内保持通风凉爽,痱子可以自退。感染细菌时可用抗生素治疗。若并发念珠菌,可在扑粉及硫磺雷锁锌洗剂中加入制霉菌素,用于治疗。
脓疱疮脓疱疮又称脓痂疹,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化脓性皮肤病。统称“黄水疱”、“天疱疮”。临床分为寻常型与大疱型。
寻常型脓疱疮也称为传染性脓疱疮,传染性极强,多流行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好发于皮肤露出部位,以颜面、口周、鼻孔附近、四肢多见,始为红色丘疹、水疱,迅速变成脓疱易于破溃,周围有红晕。脓液干燥后形成叠形黄色厚痂。
大疱型脓疱疮常继发于痱子、汗腺炎及虫咬之后,皮疹表现为散状大疱,大小如豌豆、蚕豆或更大些,周围红晕不明显,疱壁始为紧张后松弛,脓液沉积在脓疱下方,呈半月型坠积状。有时大疱中央治愈后脓液向四周外溢,呈环形鲜红色糜烂面。
此外还有新生儿脓疱疮,多在出生不久发病,全身症状显著,体温升高、精神萎靡不振,呕吐、腹泻,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败血症或毒血症而危及生命。
生了脓疱疮应注意皮肤卫生,患儿的衣被用具等要进行消毒。患儿应与健康儿童隔离,以防传染。应教导患儿避免搔抓。根据患儿全身症状不同可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局部可外用新霉素、百多邦软膏,外加扑粉,收敛干燥局部皮肤,以免其扩散。
婴儿室、托儿所如发现小儿生脓疱疮,除对患儿实行隔离外,还应对居住环境消毒。
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又称晒伤。小儿在强烈的日光照射后皮肤会出现急性红斑、水疱,重者可出现皮肤肿胀,穿衣摩擦时引起灼痛。皮肤白皙的小儿更易晒伤。经常参加室外活动的儿童皮肤中会产生适当黑色素,增加皮肤对日光耐受性,不易患日光性皮炎。对日光耐受低的小儿应避免烈日暴晒,外出时撑伞或事先在皮肤上涂些防晒药(5%对氨苯甲酸酊)可避免晒伤。一旦晒伤,可用3%硼酸或生理盐水冷湿敷,以减轻皮肤红痛。重者应去医院皮肤科就诊。
多形性日光疹多形性日光疹也是一种由日光照射后引起的皮肤病,往往在日晒后数日在面、颈、胸前、手背等露出部位有刺痛,随即出现红斑、丘疹、水泡等多种形态皮疹。多形性日光疹可外涂激素软膏或冷霜治疗。
丘疹性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主要是由跳蚤、虱、螨、蚊或其他昆虫叮咬引起的瘙痒性皮肤病。少数患儿与食物过敏或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主要症状为棱形、水肿性丘疹,皮疹黄豆至花生大小,中央有水疱或大疱,也有出血性风团,可发生在皮肤任何部位,且剧痒。
局部搽用激素类软膏,可治疗丘疹性荨麻疹。如有感染,可加用抗生素。切勿剧烈搔抓,可口服抗组胺药止痒。剧烈搔抓可引起皮肤增厚,导致痒疹,甚至结节性痒疹,使皮疹及瘙痒呈慢性迁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