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年轻化——全颜面除皱(一)

发布于:2014-01-06 16:16  分类:抗衰老

面部老化是人体老化的局部表现,是一种渐进过程,其程度与年龄、遗传、生活、工作环境(如强紫外线照射)、心理情绪、营养状况和疾病有密切的关系。面部老化不但外表皮肤发生变化,而且面部深层的各种组织也发生位置和结构的变化,从而出现各种不同的老化征象。

皮肤老化是面部老化的外部表现,其组织学改变:棘层细胞变性,真皮乳头变低;网状纤维消失,弹力纤维弹性减弱,胶原纤维更新减慢;细胞间质透明质酸含量减少,真皮含水量降低,汗腺、皮脂腺萎缩。临床表现为皮肤变薄干燥、弹性减弱,失去光泽;皮肤松弛,出现皱褶、肤色不均、色素沉着和老年性色素斑等。

面部年轻化手术始于20世纪初,手术技术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手术部位从局部到整体,剥离范围从无到有,剥离层次由浅层到深层,并且由单层次剥离到多层次剥离,对面部老化组织的处理由简单皱纹切除术到面部上提术(face lift),面部上提术不但要去除皱纹,还要向上提紧松垂的面部软组织,发展至现代要求面部年轻化术(rejuvenation)。面部年轻化手术是一种再造手术,以恢复年轻时面部各层组织的解剖位置和动态关系。

Miller(1906年)、Kolle(1908年)较精确地在皱纹局部设计呈新月形或椭圆形的切口,直接切除皮肤组织,不行皮下剥离达到去除局部皱纹的目的。Bomes(1927年)、Burian(1930年)开始了皱纹部位皮下局部剥离。Lewis(1954年)、Mayer(1956年)强调皮下广泛剥离的第一代面部除皱术。Gonzalez-Ulloa提出全颜面除皱术的"耳岛法",使第一代除皱术更加精确标准。

Skoog(1974年)根据他的解剖发现,认为面、颈部组织是一个复合形态单位。首次实施面、颈部双层组织(皮下、筋膜下)剥离提紧复位的除皱术。Mitz和Peyronie经尸解证实了Skoog的发现,并将这个复合形态单位命名为"表浅肌肉筋膜系统"(SMAS)。并详细介绍了SMAS的解剖学意义和在面部老化过程中的意义,从而开创了SMAS下剥离的第二代除皱术。为了使SMAS下剥离除皱术效果更加理想,手术操作更加安全,人们对SMAS的分布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在面部除皱术中的作用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使SMAS下剥离除皱术既被广泛应用,又使术式更加多样化。因为SMAS下剥离对矫正下颌垂肉和颈部老化征象效果较好,对矫正深鼻唇沟效果不理想,所以Hamra(1990年)提出深层次除皱术,并在(1992年)深层除皱术的基础上提出复合除皱术,其手术关键是强调皮下有限剥离,保留皮肤和深层组织间的纤维联系,在眼轮匝肌颊脂肪、SMAS-颈阔肌下广泛剥离,松解,将松垂的整块复合组织向上提紧复位。Teimourian(1994年)提出多层次面部上提术,他强调皮下和SMAS下均行广泛剥离,形成两个独立的皮肤瓣和SMAS颈阔肌瓣,分别向上提紧这两个组织瓣,对矫正面中部老化征象效果很好。

Tessier(1982年)首先将颅面外科技术应用于美容外科,提出骨膜下剥离面上1/3和眶周,同时处理皱眉肌和降眉肌的功能,术后取得更好的眉上提效果。Psillakis(1988年)先进行了尸体解剖,并将骨膜下剥离扩大至面中1/3,取得满意的术后效果,并总结了105例手术的经验。Maillarlld(1992年)及mirez(1991年)、(1995年)对骨膜下技术进行了改进,主要强调骨膜下扩大性剥离,尤其颧弓部位的剥离要彻底,打断面中份组织向上提紧的屏障。他们认为改进后的技术对矫正面中份老化征象尤其是深鼻唇沟有独到效果。

我们国家除皱术开展虽然较晚,但发展很快。宋业光(1990年)首次在国内报道了面部骨膜下剥离除皱术。王志军(1992年)报道了国人SMAS和面、颈部维持的韧带的解剖研究,提出了国人SMAS的不同构成区域,为国人行SMAS下剥离奠定了解剖学基础。王佳琦首次提出面部三层剥离除皱术,将皮肤骨膜和SMAS同时剥离上提,此后又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改良以往方法,提出浅表肌腱膜系统等多重悬吊的全面除皱术,有关术式我们还会作详细介绍,以飨读者。

面部皱纹的分类

自然性皱纹:此皱纹主要位于颈部,呈横弧形。一般出生时即存在,主要便于颈部的自由运动。颈部大范围运动需要充足的皮肤,自然性皱纹开始存在并不一定代表老化。但随年龄增加,颈部长期运动,颈阔肌长期收缩,皮肤进一步增多,使自然性皱纹变深,皱纹间皮肤松弛隆起,加上皮下脂肪堆积,表现为老化的征象。

动力性皱纹:动力性皱纹是表情肌长期反复收缩所致,所以表情肌较丰富的地方皮肤皱纹也较多。由于个人表情习惯和动作不同,皱纹出现的部位、严重程度和时间均不同。由于表情肌附着于皮肤,肌肉反复收缩,使皮肤与肌肉收缩成角的方向出现皱纹。如额肌收缩所致的额横纹,眼轮匝肌收缩形成的放射状鱼尾纹,眼轮匝肌收缩所致的下睑垂直或斜行皱纹,皱眉肌收缩所致的眉间垂直皱纹,颊肌、上唇方肌和笑肌收缩所致的颊部斜形皱纹。由于口轮匝肌的面积较大,与表面的皮肤紧密粘连,所以口轮匝肌收缩所致的上、下唇皱纹数目甚多,深浅不一,在两口角呈放射状,在上、下唇呈垂直方向排列。动力性皱纹的特点是一旦出现,即使表情肌没有运动,皱纹也不消失而且长期存在。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