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5-04-24 09:42 分类:资讯头条
医学美容教育网讯 随着新一轮医改的启动并稳步推进,医改这个词汇频频被媒体、公众及社会各界提及。而一些围绕医改的细节问题并非众人皆知。
辽宁为什么启动新一轮医改?五年来,辽宁医改到底改了什么?从医改中,群众得到了哪些实惠?
今天,为此对辽宁五年医改进行细致梳理,助公众理清脉络,以期对此有一个清晰认知。
2009年,辽宁省在全国统一部署下,启动了新一轮医改。
“医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指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改革目标。实施医改是重大民生工程,把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人民提供是政府责任的体现。”省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大南说。
“中国之所以启动新医改,是因为过去形成的医药卫生体系已严重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其中三大体制弊端尤为突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长江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国恩说。
其一,慢病逐渐成为大众疾病谱的主要风险,而旧有体制缺乏有效分担风险的制度安排,个人家庭因此承担了过大的疾病经济负担,此乃“看病贵”问题。第二,服务供应受制于自上而下的行政等级规划和资源配置,造成“三级医院水泄不通、基层医疗门可罗雀”的“看病难”问题。第三,广大医务人员长期处于公立医院“单位人”的事业编制定位,行政管制和市场体制的内在冲突,是“大处方”“红包回扣”现象的制度根源。
正因如此,辽宁省新一轮医改在设计和启动伊始,就有的放矢,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和“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径,从群众最不满意、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改起。
“医保的惠民政策给我吃了颗定心丸”,沈文杰是抚顺县马圈子乡马圈子村的一名农民,前不久,因肺病住进了当地医院。这次住院,他共花费4000多元,但因参加了“新农合”,个人只需支付1000多元。
在制度保障下,让全民都能看得起病,是辽宁省这一轮医改的攻克难点,也是百姓最得实惠之处。
为此,五年来,辽宁省针对不同人群分类实施,实现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针对参加工作的职工,辽宁省推出了职工医保;针对在城市生活、但没参加职工医保的居民,推出了城镇居民医保;针对全省农民,则推出了新农合。
截至目前,全省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始终稳固在98%左右,一张医疗保障大网已经覆盖全省,辽宁省已经迈入“全民医保”时代。
不仅密织大网,更要精耕细作。
五年时间,辽宁省的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筹资标准达到年人均410元,5年翻了两番;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在全国率先启动并实现全覆盖;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有序推进;门诊统筹、异地即时结算、一站式服务等便民惠民措施逐步得到落实;基本医保制度与医疗救助等制度更加有效衔接,保基本防大病都底线的能力显著增加。如今,全省居民看病就医实际报销比例从改革之初的不足50%,提高到了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