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医疗器械市场被垄断 维修费居高不下

发布于:2014-11-11 08:00  分类:资讯头条

外企的另一个垄断行为是为维修软件设置密码。

在不需要密码的时代,骆汉生不到两个小时就可以维修一台CT机,设置密码后,维修成本增加了,效率反而降低了,而且“维修时间延长了,实际上是种安全隐患”。

作为这一市场多年的观察者,《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社长金东亦深有同感。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外资医疗企业在中国香港并不这么做。

金东说,外资企业在内地的利润主要来自售后维修,它们不向购买者提供维修相关文件以垄断售后市场,并借机赚得高额利润。

在8日的会场上,金东给出了一串数据:外资品牌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利润主要分为销售利润和售后维修利润,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5%和75%。售后市场才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医疗器械利润的主要来源,而这一售后市场正处于被外资企业垄断状态中,导致维修价格昂贵。

外资企业喊冤

面对中国技师的“指控”,外资公司也有些郁闷。

“我们一直都按中国的法律法规办事。”一家知名外资医疗器械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外资医疗器械公司在中国并不存在“垄断”的说法。

她说,对于8日这场大会她并不知道,因此也无法就技术维修资料一类的事情进行评价。

然而,按照中国的法律,进口医疗器械的产品说明书是不应该消失的。

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有明确规定:“进口的医疗器械应当有中文说明书、中文标签。说明书、标签应当符合本条例规定以及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国家食药监总局也出台过更详细的规定。根据《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医疗器械说明书一般应当包括“产品的性能、主要结构、适用范围”、“安装和使用说明或者图示”、“产品维护和保养方法,特殊储存条件、方法”。

其中对于医疗器械说明书中有关安装使用的内容,包括“产品安装说明及技术图、线路图”、“产品正确安装所必需的环境条件及鉴别是否正确安装的技术信息”以及“其他特殊安装要求”。

骆汉生认为,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随机文件是否缺少关键的技术维修信息,还需要政府进行监督检查。此后,政府还应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以及加强监管工作。

首页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