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扩张 成为医改工作的拖油瓶

发布于:2014-08-20 17:36  分类:资讯头条

8月20日讯 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进行,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情况不断推出改革的政策并贯彻落实。在一段时间后都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是随着医改脚步的快速扩张却成为了医改工作的拖油瓶。

今年7月,记者在河北省一家三甲医院采访时发现,该院有核定床位3518张,但当天却住着4068位病人。楼道内所有能放得下床的地方,墙上都贴着加床1、加床2等标志,心内2科原本有46张床位,最多时加了36张。

“如果没有国家卫生计生委的通知,我们将扩到5000张床,不让我们扩,只能再加床。”对于国家卫生计生委紧急通知叫停公立医院新增床位,该院院长有些失落,“现有床位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只要有资源、有患者、无贷款,为什么不让扩?”

■快速扩张难免牺牲医疗质量

“医院要是多一些床位就好了。”患者吴女士等了很长时间才住进一家大型三甲医院,还是在走廊里的加床。但是住院一段时间后,吴女士又觉得医院不该有这么多床,因为医生、护士明显不够,年轻的管床医生是外地来的进修医生,液体快输完时叫护士要叫好几次,科主任几天也见不着,好不容易露面了,患者家属想问句话还要在办公室外排队等着。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医院的核定床位从2012年年初的5000张增加到2013年的7000张,这还不算加床。而医务人员增加的速度显然未能赶上床位增加的速度。2012年,该院在职职工约5200人,2013年为6700人,核定床位与人员的比例从11.04降低到10.96。据知情人士介绍,该院作为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有独特优势,大量依靠在校学生在病房干活,还有很多地市、县级医院的进修医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力紧缺的状况,但对医疗质量势必造成影响。

“这几年医院扩张得厉害,医生队伍素质明显跟不上。”该院一位医生说,大量新来的年轻医生经验不足,而有经验的医生忙不过来,没时间培养年轻医生。

解放军总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开展的我国大型公立医院床位增长成因与适宜模式研究显示,尽管床位数不断增加,但医院每床人力资源配置呈现下降趋势,每床卫生技术人员从2003年的1.07人下降到2011年的1.0人,医师从0.42人下降到0.35人。

“医院规模扩张太快,难免会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沈阳军区总医院院长孟威宏说,比如一个病区扩张到两个病区,就要招募新的医护人员,原有成熟的一套人马要拆成两套人马,其服务能力、质量可想而知。

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表示,大型公立医院快速扩张后能力跟不上,容易忽视医疗质量,“萝卜快了不洗泥”。一些三甲医院,都是住院医、进修医生在看病,医疗服务已经不再是三甲水平,甚至和县医院没有太大差异。

医院过快扩张导致发生医疗安全事故的例子时有发生。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发生8名患儿因医院感染死亡事件。事后卫生部门在总结教训时提到,事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一些大型医院扩大发展规模,加快发展速度,在人员培训不足、技术力量不强、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新病房就投入使用,医院潜伏着各种医疗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