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以医生多点执业倒逼医疗体制改革

发布于:2015-03-19 09:46  分类:政策解读

医学美容教育网讯 据《新快报》报道,广东医生多点执业正在成为现实,来自医院、学术界和业界的反应则不尽相同。医院担心医生“走穴”会影响单位管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政策虽好,但治标不治本,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原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则表示,推开多点执业的意义在于撬动各方的改革。

针对医生多点执业,公众比较认同的是,该政策的出台将会增加医生执业自由度,从而使医生更能实现个人职业价值,对社会而言则是盘活医疗资源。我认为这种共识仍然是比较表层的,应该看到更深层的意义是使医生执业向真正的自由职业化方向发展,实现从身份管理向行业管理的改变,其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医疗需求和实现医生的自我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公立医院管理者和医生对此政策的担心、犹豫,以及不断被讨论的各种现行制度的制约,都恰好说明这种政策的确具有撬动医疗体制改革的意义,所涉及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医生的考核与晋升制度以及医患关系中的问责制度等等都将直面改革的拷问。

因此,我们与其担心和纠缠于目前公立医院医生是否有时间精力进行“多点执业”、供职单位的利益是否会受损、专业水平一般的医生是否具有勇气和积极性等问题,还不如认真思考和协商一下根本性的医疗体制改革问题,从多种角度促使“多点执业”政策成为倒逼体制改革的有效路径。否则的话,所谓的“多点执业”政策很容易会蜕变为使公立医院医生“炒更”合理化的一种政策,尽管这样它也不乏正面意义。

但是,实现医生的职业自由化绝不是简单地把医生都赶去“下海”,更不能取消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而是在合理的制度保障下实现职业的自由选择。这种选择的目的不是混淆公立与私立的区别,而是让医生在同样的权利保障下更好地选择和投入公立或私立的医疗服务和研究工作。

为此,必须打破目前公立医院医生与民间医药及个体户医生实际上的不平等地位,把医生的职称晋升、科研项目申报及成果奖励等专业评定对公立、私立医院的医生一视同仁,做到权利平等、考核平等和地位平等。

随着医生的资源职业化,公立医院的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应该是钟南山院士说的实现彻底的公益化,以公共财政保障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彻底结束公立医院靠创收来维持医生收入的现状,从根本上治理医患矛盾。另外,除了身份权利和地位上的平等保障以外,公共资源对于公立、私立医疗机构的科研工作的投入也应该做到公平与公正,促使医疗研究事业在体制内外都能得到合理发展。至于医疗事故责任认定等法律问题,更应该与医生的身份管理彻底脱钩,严格地按照法定的行业技术规定和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进行法律诉讼,真正做到依法管理医疗服务。

我们应该承认目前的条件仍然多有欠缺,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如果不进行医疗体制的全面改革,这些体制之弊是如何年复一年地使老百姓饱受“看病难”的苦楚,更应该本着仁者之心积极推动医疗体制改革的进步。

(作者系知名广州学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