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4-12-20 11:57 分类:政策解读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政府在帮助老百姓努力改善的一个政策,最近医改出台好消息,广东省一百多家医院将取消药品加成,达到极低盈利的目的。
“现在看病,药费比原来便宜15%,实惠了!”在湛江市徐闻县人民医院,市民黄阿婆指着药费单说。这家医院今年落实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任务,取消了药品加成,让利于民。
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医改办主任黄飞介绍,以前为了补贴公立医院,政府允许医院在药品进货价的基础上加价15%卖给患者。这种“以药养医”体制,意味着医生开药越多、医院赚钱越多,容易导致“大处方”现象。为了破除“以药养医”体制,目前我省所有试点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切断医药利益链条。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80%由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10%由各级财政补助(欠发达地区由省财政补助七成),10%医院自行消化。
为了改变原先“医生做手术不赚钱,靠开药、开检查单赚钱”的畸形价格体系,省有关部门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原则——“降检查、升医技”。
大型医用设备CT、MRI检查项目下调分别不低于12%和15%,部分检验费下调不低于5%;合理提高中医、诊疗、护理、手术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上调部分治疗费、手术费分别不高于20%和22%,上调部分由医保承担,不增加患者负担。
这次改革落实“政府办医”责任,从补偿机制、医保支付、人事分配、队伍建设、便民利民等方面推进改革。据统计,2013年我省县级医院财政补助收入共计13.7亿元,较2009年翻了一番,2014年又有大幅度提升。针对县级医院编制不足,各地根据标准重新核定编制,增幅较大。比如,河源市连平县重新核定4家县级公立医院人员编制870名,对比增加488名,增幅达123%。另外,提升县级中医院服务能力,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制剂、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大部分试点医院反映,改革后呈现政府投入、服务人次增加,药品费用、就医费用下降的“双升双降”良好态势。各试点县级医院门急诊及住院人数同比增长15%左右,门急诊人次数最高增长41.70%,次均门诊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总体上得到一定控制,有10个县(市)门诊次均费用和7个县(市)人均住院费用低于改革前同期水平。试点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含中药饮片)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由2013年上半年的41.0%下降到2014年上半年的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