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4-06-26 14:10 分类:政策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程苏女士曾提出“关于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我国整容整形业监管的建议”。并且,得到了国内民众的广泛支持,也有很多权威人士也表示同意这看法。确实,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点的更新,我国整容整形产业也在蓬勃发展,自然也成为了巨大利润空间与市场潜力的产业。这样,难免不存在着灰色的潜规则。
而且,整个医疗整容整形行业仅在2009年就产生了约十几亿元的经济附加值,并以每年约20%的速度递增,继美国和巴西后,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整容大国。但是我国医疗整容整形机构良莠不齐,整容整形业已成为医疗事故的重灾区之一,亟待加强监管。目前整容整形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该行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健全且执行力度不够,监管工作难度大。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滞后,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尚缺乏统筹考虑和发展战略性研究。如生活美容院不能做涉及到侵入人体的美容项目,做了即是违法,但由于它是在工商部门注册,卫生部门监督不了,而工商部门则认为美容院是否超范围经营应由卫生部门进行鉴定,这就使一些美容院的整容整形在事实上成为监管的真空地带。
二、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缺位,导致整容业乱象丛生。主要表现为公立医院的整容整形科室被承包,变成了私人性质的经营机构,这些整容整形机构具有双面性,在利益至上的思想支配下,借助公立医院的公信度,不顾消费者权益,实际是民营资本在运营,使我国的整容界更加鱼龙混杂。
三、整容整形机构存在主要问题有:
四、医生的从业资质不符合规定,非法行医问题严重。由于利益驱动,很多医生甚至是没有行医资格的人员纷纷进入整容整形业,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健全的整容整形专科医师准入制度,在专业资格证的审核方面比较含糊,因此造成无证行医、跨专业行医的现象。另外,技术资质较好的医生在谋求“外快”致富的过程中,不顾行业道德,到各种类型的整容整形机构甚至是美容院“走穴”,进行非法行医。
五、消费者对整容整形业疏于了解,盲目追求“整形美”,忽视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大部分消费者辨别不清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又很难核实医生是否具备专业资质,很容易被价格便宜、富丽堂皇的外装修环境(不包括手术室的环境)、咨询医生的承诺等所诱惑。由于人们对整容整形认识不到位,认为只是“美容”没有多大风险的错误认识更加大了整容手术的风险。
六、对整容整形消费者的法律保护措施不完善,加之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薄弱,致使天价收费、整容成了毁容,又得不到合理赔偿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