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轮廓整形中的应用

发布于:2014-01-06 16:14  分类:微整形

在本组187例,年龄21~65岁,皆为女性,其中额颞部充填20例,面颊部充填19例,鼻唇沟充填56例,眶周15例,隆鼻32例,隆颏28例,面部皱纹15例,上下唇18例,苹果肌5例。其中105例经过2~3次填充。

自体脂肪颗粒制备:本组脂肪均选择腹部和大腿内外侧为供区,供区常规充注肿胀液,按500毫升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15ml+肾上腺素0.2ml比列配制,于供区肿胀麻醉,用20ml注射器,针径为1.5mm脂肪抽吸针轻柔抽吸,以便最大限度保持脂肪细胞活性,吸脂量要超过注入脂肪量的3倍以上,将所抽吸的脂肪静置一段时间后,用4℃冰盐水反复冲洗至水清,去除上层油脂,最下层的肿胀液,将脂肪颗粒抽取至1ml注射器中备用。

自体脂肪颗粒的移植:受术者在光线充足处取站立位标记填充范围。进针点选择在隐蔽的地方。2%利多卡因于进针点行局部麻醉,选用1.5~2.0mm专用脂肪注射针,沿皮下深筋膜层,针尖端进入受区的最远处呈扇形多隧道式,将1ml注射器内备用的脂肪颗粒边退针边缓慢注射,注射量超过所需量的30%,退针后仔细观察注入的脂肪颗粒分布情况,对不均匀的地方以湿纱布轻轻按压调整,注意泪沟、上睑凹陷不能超量注射。进针点切口及受区局部浸润麻醉,切口应选择隐蔽的地方,将1ml注射器内备用的脂肪颗粒多层次、多隧道均匀的缓缓填充,边注射边退针,用量超过所需的范围,退针后仔细观察注入的脂肪颗粒分布情况,对不均匀的地方,以湿纱布轻轻按压调整,脂肪注射量超过所需量的30%。

结果显示:本组187例,术后均未出现感染、脂肪液化、坏死、硬结、脂肪栓塞等并发症。97例随访3~12个月,填充部位质地柔软,手感良好,塑形效果医患双方满意(图1~3)。

临床应用的填充材料很多,除各种组织瓣、各类固体材料外,还有许多填充物。如:胶原蛋白、玻尿酸等。但人工合成材料易与人体产生排斥反应,自体组织瓣移植又会带来供区的继发畸形等问题,而自体脂肪用于面部轮廓填充具有其独特的优点:①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安全;②自然外观,手感逼真,备用量充足;③手术价格低廉,效果持久,适用于大多数人;④手术严格无菌操作和正确的术后护理,不易出现并发症;⑤注射部位皮肤肤质有明显的年轻化改善。4.2 提高移植脂肪细胞存活率是手术的关键,其技巧主要有:

选择好的供区脂肪: 看量选择股内侧和腹部外侧的脂肪,有人认为大腿前侧面板状层脂肪为最佳,因此处脂肪细胞均匀,脂滴较小,脂蛋白脂肪酶活性高于其他部位,因此,移植的脂肪细胞更容易存活[1]。如果抽吸腹部脂肪,则尽可能用深层的脂肪细胞。

抽吸脂肪时应注意几点:①供区注射足够肿胀液;②肿胀液注入完毕后10-15min后开始抽吸;③尽量用20ml注射器抽吸,笔者认为此型号注射器压力最为合适,对脂肪细胞损伤最小[2];④抽吸脂肪时动作宜缓慢,避免在一个部位反复抽吸,最大限度减少对脂肪细胞损伤。

自体脂肪纯化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制备脂肪细胞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去除所抽脂肪团块组织及较大纤维组织;②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③用4℃冰盐水反复冲洗,沉淀后去除破碎的组织及纤维碎块,沉淀后多选用中下层脂肪,因其富含脂肪颗粒,尽可能获得纯度较高的具有活性的脂肪细胞[3]。

受区注射脂肪颗粒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射器的压力越小脂肪细胞所受创伤越小,成活比例越大,术中尽量选用1ml一次性注射器,因其压力小,对脂肪细胞创伤小;②术前标记填充范围并对其进行穿刺剥离,形成腔隙并且是边退针边缓慢注射。

为确保注射后的塑形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首先一定要选择专用的脂肪注射针,其针头是钝性的,不易刺入血管。每次推注脂肪前一定先回吸注射器未见回血在推注。注射层次为皮下深筋膜层或肌肉浅面。注射时医助用纱布垫或手指在设计范围边缘压迫固定,避免脂肪被推入设计范围外,尤其是在鼻唇沟填充时,尽量避免脂肪注入颊侧较高处,否则影响塑性效果。二次填充间隔时间至少6个月。注射原针眼处消毒,无需包扎,术后48消失内局部冰敷。术后口服维生素C、E,可以增加脂肪细胞对缺血缺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