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化疗性静脉炎保护皮肤美容

发布于:2014-03-19 09:21  分类:皮肤美容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常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皮肤表现为注射部位走行的血管周围红肿、疼痛、血管变硬等反应。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并影响了局部皮肤的美容。笔者现介绍几种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微波治疗仪加硫酸镁湿敷法

治疗者为I度静脉炎发生后24 h内先用50%硫酸镁冷敷,每20 min更换1次纱布,24 h后采用哈尔滨市全科医疗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QK-C02C型微波治疗仪,照射静脉炎部位,每次照射时间15 min,每日2次。临床应用36例,痊愈20例,显效15例,总有效率97%。

2 讨论

微波治疗仪是由于其发出的多峰宽带能量波基本与人体能量照射/吸收相匹配。微波治疗仪对机体无不良反应,性能可靠,易于操作,联合硫酸镁湿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快,优于普通硫酸镁湿敷法,患者易接受。

中药塌渍法:应用紫草30g,甘草30g,茜草30g,芒硝30g。水煎外敷患处,每日2次,5~7d为1个疗程。临床应用41例,痊愈26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95%。

3 讨论

该方法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无不良反应。疗效明显优于25%硫酸镁湿敷,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醇联合紫花烧伤膏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方法:姜醇制作:采用鲜姜10g,洗净晾干后研末泡于50%乙醇100ml中,浸泡3d,去渣密封备用;紫花烧伤膏:采用山东华润制药有限公司研制的烧伤创面用药,批号(93)卫药准字Z 50号。操作方法:在患者化疗输液前,先用姜醇外涂静脉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皮肤(范围约5cm×20cm),反复10 ~15次,l0~15s后,静脉明显充盈,按常规静脉输液。待固定妥当后,即在穿刺静脉走向的皮肤(范围5cm×20cm)外涂紫花烧伤膏,2次/d,直至化疗结束。临床应用31例,仅有2例发生轻度静脉炎。

讨论:临床使用姜醇联合紫花烧伤膏预防化疗性静脉炎,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实惠,无过敏等不良反应,疗效显著。解决了临床上的实际困难,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患者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4 利多卡因胶浆预防化疗性静脉炎

采用利多卡因胶浆局部外涂。即在输入化疗药物之前用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道,开始输化疗药物时,用棉签蘸少许利多卡因胶浆,在静脉穿刺点前沿静脉走向8~10 cm处局部皮肤涂擦,每隔30~60 min涂擦1次,直到化疗药物输注完毕,再常规水化。临床应用30例,仅有1例发生轻度静脉炎。

讨论:多卡因胶浆外涂的优点:因药液黏稠,局部皮肤涂擦不易挥发干燥,延长局部作用时间,可长久保持湿敷的效果,降低血管的通透性,能有效减轻化疗药物的刺激,减轻疼痛,可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由于不需要纱布或棉垫外敷,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减少护理工作量。由于此法操作简便,费用低,患者及护理人员乐于接受。

相关文章